白癜风多久才能复查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10624/9103537.html诸葛亮下跪了,诸葛亮向“恩师”庞德公下跪了。襄阳“孔明拜师”雕像引争议,诸葛亮老家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网友痛批雕像不尊重诸葛亮,雕像篡改历史。我们呼吁襄阳有关部门立马拆除这个雕像并向全国人民道歉。
一、庞德公是诸葛亮的老师吗?
我们首先看一下庞德公住在哪里吧。《后汉书·逸民传》记载庞德公是南郡襄阳人,住在岘山以南,习凿齿的《襄阳记》进一步记载庞德公住在岘山以南的汉江鱼梁洲上,而司马徽和徐庶都住在中庐县(今南漳县),当地有所谓的“水镜庄”和“徐庶故里碑”为证。结合徐庶“故里”、“水镜庄”的位置来看,东汉末年襄阳城当在今欧庙邹湾。
请大家注意,雕像主题是“孔明拜师”,那么庞德公是诸葛亮的老师吗?《三国志》《后汉书》没有记载。按说庞德公是诸葛亮老师的话,他应该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啊,可是习凿齿的《襄阳记》只记载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而没有记载庞德公推荐诸葛亮。
二、诸葛亮的良师益友都有谁?
那么诸葛亮的良师益友都有谁呢?让我们打开《三国志·董和传》。章武元年(年)诸葛亮任丞相后对下属说,她“躬耕于南阳”时,先后结交崔州平、徐庶,入蜀后又结交了董和和胡济。其中崔州平经常评价自己的过失,徐庶经常能够启发到自己,董和和自己有说不完的话,胡济经常给自己提建议。那么在诸葛亮心中,他的“良师益友”只有这四个人,也就是“虽姿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四子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於直言也”。
三、诸葛亮到底在哪里游学?
襄阳方面认为兴平年间(年-年)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投奔荆州牧刘表期间,曾在襄阳“学业堂”读书,这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因为襄阳学业堂是刘表在平定张羡叛乱后设立的,时间当在建安七年(年),此时诸葛亮早已“躬耕于南阳”了。
实际上,中平六年(年)10岁的南阳安众(今河南邓州)人刘廙在课堂上被司马徽训斥,这表明司马徽当时在南阳城(宛城)一带教学。《魏略》记载初平中(年或年)诸葛亮和徐庶等人游学荆州,这件事显然也发生在南阳城(宛城)一带。
接上面论述诸葛亮游学时的老师,司马徽的可能性比庞德公大的多。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虽然采用了习凿齿的“刘备访世司马德操”以及“水镜荐卧龙”的说法,但把刘备访世的地点由习凿齿说的“襄阳”变成了“荆州”,这就否定了三顾茅庐发生在襄阳。另外,司马光在本章节说“初,琅琊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强调习凿齿“号曰隆中”属南郡襄阳县管辖,这就和“躬耕于南阳”没有关系了。如果“水镜荐卧龙”为真,那么司马徽当在南阳推荐诸葛亮。
四、“躬耕于襄阳”?有网友表示襄阳方面之所以让诸葛亮向“恩师”庞德公下跪,似乎暗示襄阳方面认为诸葛亮写错了《出师表》,因为庞德公是襄阳人,诸葛亮向襄阳人屈服了。#深度好文计划#
我们呼吁襄阳有关部门尊重历史,承认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承认诸葛亮游学、躬耕都在南阳,承认南阳卧龙岗是诸葛亮躬耕地,承认南阳卧龙岗是三顾茅庐发生地。
襄阳有关部门,“古隆中”虽然不是诸葛亮躬耕地,不是三顾茅庐发生地,那也是襄阳重点风景区,那也是襄阳人民纪念诸葛亮的重要场所,那也是全国游客的打卡之地,还是有必要存在的,断鹰攀崖认为襄阳不仅要发展好“古隆中”,更要“建设”好“古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