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一民生工程解决482万人用水需求,实现 [复制链接]

1#

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美称。这些湖泊也成为湖北人民引以为傲的资源。据统计,到建国时期的年,湖北境内3平方千米的湖泊就有个。

随着时代的变迁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湖北省境内的湖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年的调查报告中显示湖泊数目仅仅剩下不到个,导致现在的湖北省水利资源分布极不均匀,汉江平原水域充足,遇到暴雨多的年份经常造成严重洪涝,而位于鄂北地区却常年缺水。

据数据统计,从年到年的41年间,每4年发生一次严重干旱或特大干旱。年到年,平均每两年发生一次干旱。年到年更发生了历史罕见的五年连旱的重创让鄂北地区绝大数河流断流,多数水库低于死水位,九成以上的塘堰干涸。

不仅农业和工业用水得不到保证,老百姓的饮水更是成了国家揪心的问题,水资源成为制约这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瓶颈,将襄阳引丹渠延伸到塘河以东的鄂北岗地,让鄂北人民喝上干净的丹江水不仅是国家战略性水利工程,也是几代人的梦想。

年10月,耗资亿的鄂北水资源调配工程正式启动,自丹江口水库清水沟引水,自西北向东南横穿鄂北岗地,途经老河口市、枣阳市曾都和广水市,终点为孝感市王家冲水库,线路总长.6公里,经过高山洼地河流地势起伏大,为保证自流输水有机衔接,不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鄂北工程依地势设计有隧洞、倒虹吸、渡槽、管桥、明渠、暗涵等水利工程的各种类型,工程技术标准高。工程师还要面对复杂的地质环境,难度堪称水利工程博物馆。

工程干渠共有隧洞55座。除了3公里的纪洪隧洞为土洞,其余均为岩石隧洞,位于枣阳市境内的万福隧洞是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的控制性工程,隧洞全长15.3公里,是全线第二长隧洞。工程师要面临围岩变化频繁、存在的一条大断裂带、一条褶皱构造、多处溶洞及岩溶发育地段,施工难度极大,建设者要穿越三十多个水库堰塘,头顶超大水压,每掘进一米,都刷新水利界的记录。

工程干渠所经过的老河口和枣阳西部属于高岗地带,而襄北地区有72公里是低洼段,此段全程采用三管并排的pccp倒虹吸工程,是目前亚洲战线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倒虹吸工程,全线共建造渡槽23座,总长19.1公里,其中位于老河口全长5公里到孟楼渡槽,由榀渡槽接连而成,单榀渡槽长30米,重吨,是鄂北工程中跨度最大、里程最长、结构最复杂的大型输水渡槽工程。

建设者创新性地采用架槽机预制件吊装法施工,仅这一项创新单品渡槽工期可缩短七天,整个孟楼渡槽工期缩短了半年,经过四年的艰苦建设,鄂北水利工程全线贯通,也标志着河北人民实现了百年盼水梦。每年从丹江口水库调水7.7亿立方米,将彻底改变湖北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

从根本上解决鄂北地区沿线万人干旱缺水的历史,解决万亩工农业用水,促进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建,让鄂北人民用上生命之水生态之水,让鄂北地区水利工程成为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德政工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