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6月27日,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蒋家堡,一名17岁少女吴某在家时,被人用开水从开口中灌下,导致严重烫伤。
资料图
随后,扬州市宝应县公安局发布案情通报称,犯罪嫌疑人徐某与受害人吴某的母亲有矛盾,当天上午去找吴某母亲理论。而吴某的母亲不在家,徐某遂迁怒于吴某,将电水壶中的开水泼向受害人,致使受害人被严重烫伤。目前,医院救治,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17岁的花季少女,竟遭此飞来横祸。未来,她将如何面对身体的残疾和心理的创伤?
类似的报复案件并不鲜见。
年8月,湖南郴州永兴县油麻乡,一名老人将同乡的7岁男童和5岁女童诱骗至小树林后,对两人强行灌喂浓硫酸,又将剩余的硫酸淋遍孩子全身。事后,女童经抢救无效死亡,男童重伤。
据媒体报道,行凶者与两儿童的堂爷爷交流时,因后者耳朵聋没听清,两人产生误会,引起口角争执产生矛盾,才报复孩子的。
年11月,上海松江,4个月大的婴儿被伯母杀害并藏匿在洗衣机中;年12月,河南清丰,7岁女童被嫂子推入机井致死;年1月,湖北老河口,6岁男童被婶婶割掉双耳、砍伤下巴……
导致这一幕幕悲剧发生的的原因,真的是有什么样的深仇大恨吗?究其根源,只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家庭琐事。畸形的报复心理将行凶者推上了犯罪之路,也让孩子成为了无辜受害者。
“他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他好过……”,这是刀割侄儿双耳、下巴的犯罪嫌疑人张启慧在录口供时一直重复的话。长久累积下来的家庭矛盾导致行凶者心理逐渐失衡,缺乏足够的法律意识又使得他们更加过激,进而引发一系列悲剧。
人与人之间相处,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但些许的金钱纠葛、胸中的愤懑怨气,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深仇大恨。俗话说:“罪不及父母,祸不及妻儿”。为何家长之间的矛盾会频频报复在孩子身上?著名犯罪心理学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曾分析说:这种人生活范围比较小,心胸也比较狭窄,芝麻大的事也会变成最大的事,放大之后她的心里就全是这件事,“她一般不会想后果,只想做让对方痛苦的事。”
也正是出于这种想法,行凶者认为孩子是继承人,选择对孩子下手,对与自己有矛盾的家庭成员打击最大,更能让对方痛苦不堪。
让人疑惑的是,成人世界的矛盾与纠纷,与孩子何干?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孩子永远都是弱势群体,成人不管是在生活中遇到了多大的困难,遭遇了什么样的不公,都不应该转嫁在孩子身上。
对行凶者,将心比心,你们也都是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平安健康的成长至今,甚至已结婚生子,怎么忍心为了利益和心中的一点不忿就对无辜的孩子下手?而目的达到之后,等待你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和良心的谴责。
对受害者,反思儿童伤害案频发的背后,不仅仅揭露了人性中的丑恶与凶残,其实也隐藏着教育和关爱儿童不足的严重社会问题。浏览系列儿童伤害案,父母亲手伤害甚至夺取亲生子女性命的也占了很大比例,当亲情都无法保护孩子的时候,无情的又何止是那些行凶者呢?
为逞一时之快而造成的悲剧,虽然行凶者已伏法,但对受害者本人及家庭造成的伤痛该如何弥补?那些本应拥有美好未来的孩子,又将如何面对如此巨大的人生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