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生态文明等全方面的振兴,而乡村文化恰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江西考察时强调:“要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使乡村的精神风貌、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风气都焕然一新,让乡亲们过上令人羡慕的田园生活。”由此可见,挖掘、提升乡村文化价值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美丽乡村建设并非一味地复制城市模式,而是要结合每个乡村独有的特点去挖掘内在生命动力和文化底蕴,让因种种原因而尘封的厚重乡村文化重见光明,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文化底蕴。譬如,湖北省老河口市竹林桥镇大堰村有一处景点“泣杖堂”,讲述的是汉朝时期有个叫韩伯愈的人,本性纯正,是一位大孝子。他的母亲对他管教甚严,稍有过失就举杖挥打。有一天,韩伯愈在被母亲责罚后,伤心地哭了起来。他的母亲很奇怪:“往常打你都能接受,今天为何哭泣?”韩伯愈答道:“往常母亲打我感觉疼痛,今天打的不疼,说明母亲的身体在衰退,故此伤心。”同为老河口市薛集镇潘洼村充分挖掘耕读文化,精心打造“耕读亭”“九成巷”“状元桥”“同心湖”等景点,完美展现独特本土文化。
“等我以后成功了,就在农村盖间小屋,种种菜、钓钓鱼,再饲养一些鸡鸭鹅,过着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听起来虽颇具幽默成分,但这恰恰折射出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向往恬静乡村自然而又简单的生活。这也潜在催生了农耕、田园文化正成为新兴的时尚体验,进而盘活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收入。如湖北省老河口市仙人渡镇茹家湾村结合地广人稀的自然地理优势,打造集自然花卉苗木、山水环境、古庙观光、民俗体验和养生休闲为一体的特色“森林氧吧”生态旅游村;西关村以奇石文化、根雕文化、木版年画文化、书画文化于一体的文创园,正成为当地火热的旅游景区,常年展出各类汉江奇石38万件,总价值超1.2亿元,走出了一条“以文铸魂、以业兴乡,特色引领、融合共进”的发展之路。每逢节假日,体验乡村文化生活的游客络绎不绝,拉动当地居民年收入增加元以上。
中华文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在乡村中的根基尤为深厚。城市的高楼林立无形中切断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交流,邻居之间碰面相互不认识、不打招呼已成病态,而质朴纯洁的乡村文化恰巧是人情世俗连接的纽带。随着城乡融合的不断深入,“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格局已是大势所趋,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中,要牢牢抓住并利用好时代赋予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在挖掘乡村文化的同时,吸收和引进城市文明的优秀成果和科学技术,为乡村传统文化注入科技元素,破旧立新,提升乡村文化治理新水平,促进城乡文化无缝衔接与深度融合。
乡村振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又一伟大历史工程,挖掘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优秀乡土文化,倡导乡风文明新风尚,让乡村振兴在大口呼吸乡村文化气息中“茁壮成长”!
来源:荆楚网
作者:陈勋(湖北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