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老河口新发现的游玩处之一在西关
TUhjnbcbe - 2020/12/8 16:02:00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dxkfbl/160212/4769995.html

在西关村

一切美好得如此清晰

一块石头

就是一个人的一生

血管里奔涌着滚烫的岩浆

曾经

也拥有过一颗火山一样

炙热沸腾的心

从嶙峋到圆润

周身的纹理

是走过的路

是辗转过的悲伤与欢喜

有被流光打磨过的印记

有被风浪冲刷后的平静

此刻

一切入定

柔和如水

那个傍晚的情形是这样的。天空飘着一小片一小片的云,有轻微的银灰和浅淡的蓝,裹在云朵的四周,阳光从云的间隙中散开,给树木和屋顶镀了一层薄薄的金边。走在西关村入口的小路上,青菜,蒜苗和几棵杨树远近不一地立在左手边被竹篱笆围着的田地里。右手旁是一泓清浅的湖水,一眼望过去,云朵,小树林,还有在湖边站着的一株小棕榈树,叶片在微风中摇曳着,它们的影子,像一幅水墨画,晕开在湖面上。几只黄白相间的山羊,沿着湖岸向村子的方向奔跑着,牧羊的老汉,一手握着鞭子,一手牵着耕牛,从眼前走向村子的深处。站在村口,看着远处错落的灰瓦白墙和近处耸立的几座古朴小屋,一瞬间,竟觉得走入了梦境。在一排楠竹的掩映下,几朵嫣红的月季花盛开在小屋前的院子里。院子矮矮的围墙上,缀满了翡翠样玲珑剔透的多肉植物,院墙内有一片草坪,草坪上有一条用磨盘铺就的小径,一座用磨盘和古砖老瓦新建起来的两层小楼立在小径的尽头,两扇木门虚掩着,门楣上的匾额里,题着五个大字:光化民俗馆。它的对面,顺着挂满金黄果实的木瓜树望去,一眼就看见一块写着字的石头,石头的后面,是一道用各类石块垒砌成的低矮围墙,再后面是一座古香古色的亭子,亭子旁有小桥流水,有假山屏风,有盆景木雕,那个屋顶上绿着爬山虎的三层小楼,就是鄂西北最著名的汉江图纹奇石博物馆。我很想走得更近一些,但暮色很快就就笼了过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出走,可更需要在天黑之前,找到回家的路。对于自己倾心的事物,我想,我们需要保留期待,也需要时间和契机慢慢走近,更需要在适宜的时候,让心彻底静下来,沉醉其中。再一次来到西关村,是在四天以后。那是一个上午,由于离老河口市区很近,开车不过十来分钟的光景,眨眼间就到了,初冬的暖阳照在身上,天空有和傍晚截然不同的明净,一切都变得清晰起来,让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真实。不过只是四天时间而已,村中的景象已略有不同。蓝天仍在,石湖仍在,只是左手边的菜地,篱笆已被拆除,隐约可见,一座宽阔的停车场正在修建中。右手旁石湖的正前方,一大块空地上林立着一方方形态各异的树桩盆景,其中有一盆,叶片尚未落尽的红枫,在风中向我吐露着它的热情。这地方,是美的,它有足够的曼妙和厚重引我一次次地神往和走近。站在光化民俗馆的院子外,才发现自己曾经的不够细致。原来那院墙,竟也是用村里各家各户遗留下来的磨盘和旧缸加老砖块垒砌而成。走进院内,看得更真切了,不仅是院墙,小径,连喝茶休闲用的小桌椅,所用的的材质都是磨盘。从前的老河口市叫光化县,据《光化县志》记载,全县有72条街82条巷,如今,西关村的民俗馆和奇石馆坐落的位置就是当年的刘家巷。刘家巷人,世代以做豆腐为生,家家都有一门做豆腐的好手艺,村里至今仍留有刻着“刘氏豆腐传人”字样的石碑。刘家巷的豆腐远近闻名,皆因,所用的豆子,全是村民自家种的黄豆,又得了汉江的清水浸泡,那泡豆子所用的时间,磨豆子的力道,煮浆所掌握的火候,家家户户都烂熟于心。于是,所做出来的豆腐,口感,筋道,韧度,自是与别处不同,更有一番风味。靠着做豆腐发家致富的刘家巷人,带动了紧挨着的两个村落,杜家营和徐家滩的村民,一起做起了豆腐,一时间,豆腐变成了当地的主要产业,也让此时的西关村成了名副其实的“豆腐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动石磨代替了原始的手推石磨,那些曾经让西关村民们赖以生存的磨盘在被搁浅许久以后,又在他们的手中变成了一道新的风景。走在磨盘铺就的小径上,仿若踏着时光变迁的印记,来到了光化民俗馆的门前。门外不远处放着旧时供骡马猪牛饮食的石槽,有的是方形,有的是椭圆形,小的如面盆大小,大的竟和幼儿的浴盆一般。最为有趣的是,靠着门口铺着的两块石碑残片,一边刻着的图案是佘太君和杨门女将,另一边刻着的是石猴孙悟空横空出世的画面,像两个独特的门神,守护着馆中的一切。推开民俗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辆可供四人乘坐的木质马车,车夫所用的鞭子,纤细却又非常醒目地插在车把手上,有一种说不出的凌厉感。马车的一侧,是一辆牛车,车上放着铡刀,草筐和木锨。对着它的是一副神龛,神龛的旁边,一方枣红色木头条几的正上方悬着“梁孟遗风”四个大字。顿时,这些刻着农耕时代烙印的老物件,让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幅男耕女织,举案齐眉的幸福画面。瞬间明白,西关村勤劳淳朴的民风所带来的亲切感,全都来源于此。

沿着旁边的楼梯,来到二楼上,这里陈列的是从各家各户收集来的老陶罐。虽都年代久远,部分出自明清,外观略有破损,但无论是蓝釉还是青瓷,甚至连最朴素的土陶,都闪耀着被岁月打磨过特有的光芒。

其实,在从前,我们的祖辈,生活也是极为考究的。那茶壶,那腌菜的坛子,那花瓶上凸起的祥云,每一样都透出对美好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祝福。

走到一口褐色的大缸跟前,突然想起馆外那丛修竹下,题着“欧阳修左迁之地”的大石头,便生出一种联想,这缸会不会就和曾封存过醉翁美酒的那缸是同一口呢?

出了民俗馆,只消几步,就到了传说中的汉江图纹奇石博物馆。在进得馆中之前,我一直觉得,石头的命运,最好的,便是王维诗里的那一块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怎样的一种情调与景致?那块既开不出花,又抽不了芽,又冷又硬的石头,愣是生生让他写出了温柔来。可其他的石头呢?断是得不了这样的好运。这石头,就像这世上的人,各自有各自的命数。最幸运的是玉石,一经开采就成了稀世珍宝;略逊一点儿的,经过打磨也可做成首饰;那更逊一点儿的,可做屏风,假山,或者其他器具;再不济的,还可以用来修阶铺路;实在不行,落在深山老林的水边,终年无人问津,年长日久地生出青苔来,被明月照着,能成了王维笔下那样的景,倒也不失为一桩美事儿。最怕的是,落在水底下,终日里被流水冲刷磨砺着,既失去了石头原有的棱角,也一生见不得天日。而当我入得奇石博物馆的时候,便被眼前的一切,给震撼了。万物皆有灵性,大自然从未辜负过任何怀揣梦想的事物,即使是在泥沙俱下的水底,那一颗颗发不出声音只能沉睡的石头,它仍未忘记让岁月赋予它们惊心动魄的美。那从石头的骨骼里透出的,惟妙惟肖的汉字“田川”、“汉江奇石”、“八一”、“四川人”,每一个都是柔缓与坚硬的完美融合。那从石头的脉络里生出的,栩栩如生的美人图“西施浣纱”、“红拂夜奔”、“昭君望乡”,每一幅都是时间与空间交集所碰撞出的奇迹。那从石头的躯体里长出的,温情脉脉的母子像、山水画、胡杨林、九曲河、无字书,每一种都是天地与日月在转换中所赐予的恩惠。我看着这一块块石头,它们比寻常任何地方的石头都要圆润通达,随意摆放一下,都有不可轻言的禅意,像那些褪却了内心浮华的人,端坐在流光里,面容安静,眉眼慈悲。我的心,也跟着平静喜悦起来。原来世间的一切,皆有大美。我们所要拥有的,是足够的耐心和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距离奇石馆不到十米的地方,有一棵梧桐树,树干的直径约有30厘米,树冠已被锯掉,周围新枝上长出的叶子,像碧绿的手掌,招展在一个小院的墙角里。已是冬日,别处大多数的梧桐叶都已经枯黄落掉了,而它的叶子还葱茏不已。走进院子一看,原来是一家根雕馆。我寻思着,这树定是得了馆内根雕的濡养,坚信自己有足够坚实庞大的根系,所以,那叶子,便绿得久一些。而同行的人却跟我科普,秋冬季多起西北风,这树隐在西南角的墙边,四面又有房子护着,它又被锯得很矮,风吹不着它,叶子自然比别处的绿一些。我笑而不语,默然承认了他讲的科学道理,却又在心里想着,在美好面前,我们偶尔还是要保留一点想象和浪漫的情怀。因为,连被挖断已经再也不能生长的树根乃至榆木疙瘩都能在这里,获得新的生命力,成为桌椅,火把,花鸟,神龙,浴火重生的凤凰,吉祥圆满的五福,庄严神圣的佛祖……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持住心中最初的希望和期许呢?如果说,豆腐象征的是西关村人的质朴与勤劳,那么奇石,便是西关村人的坚韧和灵性,而根雕就是西关村人的聪慧。这一路上,那开在房前屋后的,牵牛花、一串红、紫玫瑰、大丽菊,每一朵都是西关村人向着明天奔赴的热情。我猛然想起,园中广场内,铸在湖边的那头翻书的铜牛。我问过其中一位工作人员,这尊铜牛有什么深意吗?他的回答是,你认为呢?这一刻,我找了答案,这牛是耕读传家的象征,书是文化西关村的隐喻。只是,这牛,翻的不是寻常的书,而是一部琴谱。它不是楠竹林中魏晋隐士遗留下的那一部,它是西关村人民在富足生活里时常唱出的那首曲子。村口的那面湖泊,它的名字叫“石湖”。此时,铜牛,楠竹,我们的影子,还有耳畔响起的歌声,一起投印在湖心里,我看见幸福落在冬日的画布中,相信若干年以后,湖底一定会生出比奇石博物馆里还要更美,更神奇的石头。文字:姚文静图片:周*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河口新发现的游玩处之一在西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