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啥最怕打官司?首先就因为过去打官司太耗企业的时间和精力,短则数月,长则年余,中间可少不了四处奔波!
在疫情这场危机的平复中,老河口法院干警愈加能感受到企业的“怕”和“难”,对他们来说,优化营商环境最初是一份理念,后来成为一份行动,现在则是一份底气,因为大家已经找到了帮企业“减负”的“法宝”。
让企业奔波最少
“强化服务”是个宝
今年以来,老河口法院着力开展“两个坚持”专题教育、“三个规定”专项整治和“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构建法院与企业的“亲清”新型关系,确切地说,就是要让企业打官司少奔波、不求人。
企业求人打官司,既非法院作风建设所能容忍,也可能引发司法腐败。这里有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强化服务,变被动为主动,不让企业求人,而让干警主动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便蕴含着这一重要理念。
事实证明,老河口法院正在将这一理念深入人心。疫情刚刚好转,干警们就去忙着主动“求”企业了。为了锚定企业法律需求,帮助企业恢复元气,该院向全市70家规模以上企业派出“一企一法官”。干警们在走访中“求”企业抛出需要解决的难题,“求”企业帮助提出优化营商环境的好建议。
第一波“求”下来,共现场帮助企业解答法律问题40余条,带回分类研究问题63条。同时对企业的用工管理制度进行把脉问诊,依法引导企业规范用工、善待职工,防范用工风险。
第二波“求”下来,实行“一企一策”,与20家企业建立法律咨询常态联络机制,推动9家企业在审在执案件得到快速消化,并为部分企业在法律框架内提供了个性化公司治理方案。
第三波“求”下来,又将制约辖区企业发展的瓶颈分类梳理为4类9项,涉及资金融通、市场销售、劳动人事、环境污染防治等多方面,提出“补短板”建议,以供市委、*府更好制定扶企惠企*策参考。
“求”企业不仅在企业里进行
也在法院里积极运转
今年年初,老河口法院在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中,将诉讼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增设诉调对接、跨域立案等6处窗口,购置智能终端,集约化办理立案登记、查询咨询等诉讼事务,努力让涉诉群众、涉诉企业“走进一个厅、事情全办清”。
为了让企业投入最少的成本打官司,老河口法院协调有关部门在诉讼服务中心分类建立调解工作室,用好“分调裁审”机制,“求”着企业尝试多元化解纠纷。简单涉企纠纷可以在民商事诉前调解工作室化解,企业用工纠纷可以在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化解,相隔千里的调解还能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线上进行,既无需案件受理费用,程序也高效便捷,最重要的是可以当场申请法院对调解协议予以司法确认,出具的法院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为了让企业打官司真正得到便利,干警们开始着手“求”企业将诉讼活动搬到线上,企业一立案,法官助理或书记员就会主动加上企业诉讼代理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