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历史文化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
TUhjnbcbe - 2020/12/27 2:29:00
白癜风资深专家联袂亲诊 http://m.39.net/pf/a_5882662.html
历史

襄樊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和东汉汉光武帝刘秀的诞生地,有造型奇特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多宝佛塔,有号称“华夏第一城池”全国最宽的护城河。诸葛亮在襄阳隆中躬耕10年,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襄樊既是群雄逐鹿的古战场,也是历史文人骚客荟萃之地,孕育了楚国诗人宋玉、战国时期*治家伍子胥,唐代诗人杜审言、孟浩然、张继和宋代书画家米芾等文人名士,留下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历史贤达雅士的足迹和传颂千古的诗章。李白在《襄阳曲》一诗中写道:“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堤。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

近几年,全市大力开发了被确定为国家名胜风景区的古隆中风景区,修建了代表鄂西北民居的仿古一条街,恢复了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当年写下脍炙人口的名作《登楼赋》的仲宣楼以及明王府、昭明台,开辟了岘山自然风景区、潭溪万山风景区、鹿门山自然风景区和邓城遗址风景区。杜甫诗曰:“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王维的《汉江临眺》更是将悠悠汉江水融入了滔滔汉江情中,把汉江之美,襄阳之魅贯穿其中。

文化

在文化上,襄阳南北文化交汇的特点更为显著。上古北方的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在这里汇合交流,这里既受到“文王化王国”的中原文化的熏陶,又受到“听歌知近楚”的南方文化风俗的深刻影响。襄阳建有山陕会馆、河南会馆、江苏会馆、浙江会馆、徽州会馆等全国20多个地区的商业办事机构。在艺术上,襄阳也是南北戏曲交流的通道,形成了独特的唱腔“襄阳腔”,而襄阳花鼓则是南北戏曲与本地民间曲调融合而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剧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市共有6个项目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8个项目被省人民*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我市有1人被文化部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人被省文化厅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康县的民间文学《黑暗传》,保康、南漳县的民间音乐《沮水巫音》,南漳县的民间音乐《薅草锣鼓》,老河口市的民间音乐《老河口丝弦》,宜城市的民间舞蹈《赶象》,南漳县的民间舞蹈《端公舞》,宜城市的传统戏剧《襄阳花鼓戏》,宜城市的曲艺《宜城兰花筒》,老河口市的民间美术《老河口木版年画》。南漳县传统舞蹈(民间舞蹈)高跷花鼓、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南漳阴锣鼓,谷城县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南河套曲、石花奎面制作技艺、襄阳区酱菜制作技艺。

荆楚文化的发祥地

楚国历史多年,在荆襄地区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长达多年。自西周初周成王封熊绎于荆山丹阳,到公元前年楚文王定都鄢郢,历时多年;从定都鄢郢到迁都纪南城,先后经历了几代楚王,历时多年。这里孕育了楚赋开山鼻祖宋玉,“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等典故流传至今。这里留下了穿天节、端公舞、牵钩戏、锁呐巫音、苞茅缩酒等楚风遗俗,留下了西周邓城、宜城楚皇城、南漳楚寨群、枣阳九连墩等楚文化遗址,无不彰显着襄阳荆楚文化的厚重。

三国文化之源

襄阳上承汉末,下启魏晋,在近百年群雄争战、风云际会的三国时期,襄阳堪称人才高地、文化高地、精神高地。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谋划《隆中对》为标志,襄阳成为三国鼎立格局形成的源头;以羊祜镇守襄阳、杜预上表灭吴方略为标志,襄阳成为晋灭吴、完成统一大业的策源地。东汉末年,北方战乱,刘表领荆州牧(公元—年),“爱民养士,从容自保”,把襄阳治理得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成为乱世中一片安宁的“绿洲”,数以千计的士人纷纷来到襄阳,诸葛亮、司马徽、庞德公、庞统、徐庶、崔州平等一批谋略精英,经学家宋忠、文学家王粲、书法家梁鹄、音乐家杜夔等一批杰出人物汇聚襄阳。当时的襄阳,人才荟萃,盛极一时,成为全国的学术中心,在教育、文化、学术研究等方面独领风骚,呈现出蔚蔚大观的文化现象。效法洛阳太学设立的官学全国唯一,改定《五经章句》作为经学教本开全国先河,官府藏书为全国之冠。此学术之盛一直延续到东晋。东晋史学家习凿齿著《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等,对我国史学发展影响深远。东晋高僧释道安在襄阳长达15年之久,研究佛学,讲经弘法,统一佛教姓释,确立僧律戒规,首创中国僧制,编撰中国第一部佛经目录,奠定了印传佛教中国化的基础,对中国文化儒释道格局的形成乃至整个汉传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使襄阳一度成为全国的佛教传播中心。襄阳是“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三国文化遗产丰富,《三国志》86卷中有18卷写到襄阳,《三国演义》回中有32回故事发生在襄阳,现存有50余处三国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司马荐贤、三顾茅庐、马跃檀溪、水淹七*、刮骨疗*等发生在襄阳的三国故事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汉水文化的核心区

中国古有“江河淮汉”之说,汉水流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襄阳踞汉水中游,东西交汇、南北贯通,“汉晋以来,代为重镇”,是汉水流域最重要的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襄阳成为历史上的区域性经济、*治、文化中心,成为汉水文化中具有重要影响和代表性的区域。主要体现在:一是商业文明历史悠久。汉水是中国古代内河最便捷、最畅达、最繁忙的“黄金水道”。襄阳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是汉水流域最重要的水陆码头,商业文明延绵多年。汉代襄阳“南援三州,北集京都,上控陇坻,下接江湖,导财运货,懋迁有无”;唐代襄阳“往来行舟,夹岸停泊,千帆所聚,万商云集”;明清时期的襄阳“商贾连樯,列肆殷盛,客至如林”,建有20多个商业会馆、30多个码头,商业辐射到黄河上下、长江南北。二是诗赋文化繁荣荟萃。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诗经》、《楚辞》均发源和交汇于汉水流域,《诗经·汉广》描写的汉水女神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影响最深远的江河女神形象。一直演绎至今,从未间断。历经千百年流传,汉水女神形象成了千万汉水女儿美丽、善良、聪慧、高贵的象征,寄托了汉水流域人民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美的追求、善的推崇和情的向往。襄阳人宋玉和王逸是楚辞大家,宋玉还推动了楚辞向楚赋的转变,王逸还编撰了《楚辞章句》。这里产生了大量吟诵襄阳山水之胜和美丽传说的古代诗歌,出版清晰、有据可查的达2多首。其中尤以唐诗为盛,多达余首。襄阳是我国文学史家公认的唐诗高地,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张继、皮日休、白居易等唐代所有著名诗人都有吟诵襄阳或涉及襄阳题材的诗歌。《唐诗三百首》中就收有涉及襄阳的诗27首,其中孟襄阳的诗15首。三是书画文化具有重要影响。襄阳是“中国书法名城”,历史上代表性人物有三国时期的梁鹄、邯郸淳,隋唐时期的丁道护、杜审言,北宋时期的米芾、米友仁、张友正等。米芾世称“米襄阳”,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宋四家”,他的画以“米点山水”著称于世,他的《研山铭》成为千百年来人们习书临摹的法帖。襄阳的汉水文化影响深远。如果说汉水上游的汉中地区是西汉源头的话,那么汉水中游的襄阳地区就是东汉的源头。刘秀在舂陵发起,中兴汉室,成为东汉开国皇帝,使襄阳在汉水文化传播中具有重要影响力。韩国至今沿袭汉朝建制,设有襄阳郡,保留有岘山、汉水、鹿门、太平门等襄阳的地名。美国、日本、台湾、香港以及上海、天津等地都有以襄阳命名的街道和公园。

中国古城文化代表性区域

襄阳的古城文化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在中国古城文化中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古城遗址富集、历史悠久。在市区建成区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三座古城遗址,西周邓城遗址有0多年历史,樊城、襄阳城都有2多年历史。在一个城市内有三座独立建城的古城,且历史都如此悠久,在全国是少有的。二是古城*事文化印迹深刻、声名远播。襄阳城的前身是楚北津戍,是一个大型*事渡口,自建城就打上了*事文化的烙印。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曾有次有名的战争发生在襄阳。其中,元宋大战旷日持久,长达六年,使“铁打襄阳”之称名噪海内外。“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兵家必争之地,天下之腰膂”,描述了襄阳*事战略地位的重要。三是都市文化悠久深厚,曾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大都会。唐代元和年间,襄阳是全国4个人口达10万户以上的州治所之一。唐代诗人张九龄描述:“江汉间,州以十数,而襄阳为大,旧多三辅家,今则一都之会”。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记述,襄阳中古时代多年的繁华“犹先秦之邯郸、明清之秦淮”。四是古城布局“道法自然”,是中国古代山水城市的典型代表。襄阳城、樊城依江而建、隔江相望,古城外南部岘山至宜城间是时称“冠盖里”的望族名士聚集之地,“南城北市”、“岘首名望”,顺山形水势自然勾勒出的空间格局全国少有,彰显着“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的独特魅力,被誉为“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襄阳古城既有城防功能,还有水利、生态功能,古城池以汉江为濠,引襄水(今南渠)入城,创意独具匠心,池宽天下第一,充分体现了城市与生态、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襄阳古城建设所蕴含的生态智慧和文化价值,为当代中外城市规划大师所赞叹。

更多精彩内容在这里:

市委召开*的群团工作会议,看看秦市长都说了些啥

成佳刚:在实干中践履“三严三实”

感受学风校风,感悟“*校姓*”

今年我市组织工作聚焦三件大事

成佳刚调研襄阳科技城建设:加大引才力度加快科技攻关步伐

信息来源:网络

编辑:宋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文化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