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理论”,是哲学中的一个本源性的主题,也是一个常新性的主题。当今已是信息化时代,应当说,信息化、数字化同“时空理论”有着天然的、血缘般的联系。对此,我以“空间时间化”为题,作出一些解读。
1.
“空间永恒地被时间所改变和重构”
哲学是什么,是对客观世界、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是对知识的最高提炼,是一种思维方式,是方法之源,也是一种思辨。哲学有好多不同的门类、不同的学说。我们面对的哲学,也如同我们面对的诸子百家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样,林林总总,显示出人类思维的多元化、世界观的多纬度。“时空理论”,是一般意义上的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这是传统时空理论的经典表述。从牛顿、到黑格尔、再到马克思恩格斯,一步一步地形成了“存在形式说”的时空观:“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时间之外的存在与空间之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恩格斯)。
“存在形式说”的传统时空理论对我们现实生活存在有三大影响,其一是时间无限性的影响;其二是时间外在化的影响;其三是时间空间化的影响。时间空间化的影响最为深远。
黑格尔说:“运动是通过空间而现实存在的时间,或者说是通过时间才被真正区分的空间。”马克思说:“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在人们对时空关系的感知中,存在两个方向相反的认识:时间的空间化与空间的时间化。迄今的时空理论中,存在着注重时间空间化的倾向,把时间从属于空间,时间因此受到不应有的忽视。连爱因斯坦也认为时间从属于空间,他把时间作为空间的一维,称为“四维空间”。由于时间是动态的,空间是晶化的、凝聚的,时间是过程,空间是结果。故尔,人们比较容易注重空间而忽视时间。
而辩证地认识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时间就是空间,空间也就是时间,空间形式是运动的起点和结果,而时间形式才是运动本身。空间形式永恒地被时间形式所改变和重构。从这个意义上讲,时间更能够表现出物质存在的内在本质:运动、变化、并存与非并存状态的相互作用,因而,是空间从属于时间。这并不是忽视空间,而是强调空间的时间化的意义,树立起空间为时间所决定、所支配的观念,即“空间时间化”。
空间形式永恒地被时间形式所改变和重构。
揭示出“空间时间化”规律性的,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比利时科学家伊里亚·普里戈金于年创建的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贡献,是提出了“内部时间”的新时空观。伊里亚·普里戈金认为,这个“内部时间”,是事物内部的一种“演化时间”,是一个“时间域”,它表示着活性机体产生、生长、消亡的演化过程和进化程度。
“内部时间”论者认为,无论是牛顿的绝对时间,还是爱因斯坦的相对时间,都是一种运动(不含演化)时间,是事物的外在形式。但在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看来,时间更重要的性质不仅在于作为系统外的一种因素(运动的存在形式),而在于它本身即是系统内的一种参量,一种动力,是具体的内在于人与自然的事物之中,与系统的演化密切相关。它本身也是演化的,并且有层次结构的。内部时间是一种全息性的时间,包含了系统的全部信息。与内部时间或演化时间相对应的是有组织、有机能的空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时空结构。而新的时空结构一旦形成,系统的内在动力就启动了。
这就是“空间时间化”!
我所以说“空间永恒地被时间所改变和重构”,其理论根据就是耗散结构理论的“内部时间”。
威廉·配第曾说“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就含有这个道理,土地是空间,劳动是时间。劳动与土地的结合而创造财富,是劳动支配土地在创造财富。这就是“空间时间化”。
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商品价值是凝固的劳动时间。我也曾说过,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劳动时间,而不是商品,也含有这个道理。商品是劳动时间的结晶,是空间概念,劳动时间那肯定就是时间概念了。这也是“空间时间化”。
毛泽东的运动战方式,就是“空间时间化”的典范。在放弃延安时,他说服大家:死守延安,人城皆失;弃城留人,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最终是人城皆得。一城一地,是空间,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打歼灭战,是时间。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将战争引入敌占区,在运动中一部分一部分的消灭国民**队的有生力量。丢了一个延安,换来了夺取全国解放、建立新中国的胜利,这是完完全全的“空间时间化”。在毛泽东的身上,这样的范例还有不少,如“四渡赤水”;如当年白崇喜评价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以时间换空间,以小胜聚大胜”,也可以理解为是对“空间时间化”的领悟。从这个角度上看,毛泽东确实是大哲学家,是改变“时空结构”的高人。
年第四季度发生的、年初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感染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球。这场“疫情”深深地刺痛全世界人的心。从一定意义上讲,这场“灾难”是大自然对人类违背自然规律、违背天道种种行为的惩罚,是对人类给出的一种警示!但又不得不承认,“疫情”这一自然界中的“内部时间”因素,在改变着全世界的空间结构,在展开着一场对全球空间结构的“重构”!空间时间化了!
互联网、信息化,显然是“空间时间化”的又一典范。互联网、信息化,就是时间,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内部时间”,信息化所带来的结果是,时间与空间的结构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互联网、信息化这一“内部时间”因素,它通透地改变与重构了整个世界。
这更是时间空间化了!
2.
“空间时间化”:信息化的哲学之源
有一种哲学叫自然哲学,是对自然界的一般的认识。在中国,有人对“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视同为自然哲学。“道法自然”,是不是哲学层面上的抽象?被毛泽东认为作了最好的《老子》注的王弼认为,“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当然,这里所谓“无称”、“穷极”,并不是说“自然”是一种无法言说的虚无缥缈的存在。恰恰相反,“自然”一词所指的是天地万物具体的存在状态。只不过由万物所构成的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因而无法用有限的言辞对其自然而然的状态做出全面而具体的描述。基于对“自然”的这种认识,王弼采用了一种相对抽象的表述来说明社会整体所呈现出的“自然”秩序:“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现代学者们将自然哲学归纳出三个定律:一,自然界存在着多样的归一性和变化的不连续性;二,自然界的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彼此转化;三,凡是具体的都是有限的,凡是无限的都是抽象的。你看,老子、王弼和现代学者们是很相通的。二进位制的“0、1”和太极的“阴阳两极”、“—、——”卦相,也都是对自然的理解。以我说,“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中的核心是时间,是“内部时间”。
还有一种哲学叫科学哲学,是从哲学角度考察科学的一门学科。在二十世纪中后期,科学哲学的发展是令人瞩目的,有“老三论”与“新三论”之说。“老三论”是指: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先后创立并获得迅猛发展的三门学科。虽然它们仅有半个世纪,但在系统科学领域中已是资深望重的元老,合称“老三论”。“新三论”是指:协同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陆续确立并获得极快进展的三门学科。它们虽然时间不长,却已是系统科学领域中年少有为的成员,故合称“新三论”。“老三论”与“新三论”,被人们统称为系统科学。系统科学即科学哲学。不无理由地说,系统科学中的核心亦是时间,亦是“内部时间”。
在系统科学的各种“论”中,耗散结构理论最能够体现时间概念的。耗散结构论认为,系统只有在远离平衡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向着有秩序、有组织、多功能的方向进化,这就是普里戈金提出的“非平衡是有序之源”的著名论断。伊里亚·普里戈金、斯唐热的《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对话》一书,恐怕是科学哲学的经典之作了。其“内部时间”是这部经典中的经典之论。
信息化、数字化与易经、老子思想的本源有极为相通的地方。数字化的创始人德国数学家莱布尼斯在17世纪就发明了“二进制”和计算机。有人说,莱布尼斯的发明是从《易经》河图研究中领悟到:“叁伍以变,错综其数,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从而发明了二进位的数学和计算机。也有人如李约瑟等人认为,莱布尼斯的发明“二进制”并非根据《易经》河图的启示而成,是莱布尼斯独自发明的。北宋曾有一个著名的理学家、数学家邵雍(年—年),在《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方面,学有大成。当代文化名人邵华泽曾说过,邵雍的《伏羲氏六十四卦方位图》,构思奇妙,符合现代数学原理,经得住二进位制数学的检验,令人折服。说来道去,无论莱布尼斯在发明“二进制”和计算机时是否受到《易经》的启示,也无论莱布尼斯说过什么以及后人如何地去考证、争议,有一点是大家所承认的,信息化、数字化的理论逻辑与易经、老子的思想方法,从本源上讲,是相通的,是人类大体相同智慧的产物。
我不懂外语,不知道沈小峰先生用“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对话”,对这部耗散结构理论经典著作书名的翻译,是否准确?如果基本准确的话,我们会联想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混沌”的解说。老子的理论中似乎就有“从混沌到有序”的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耗散结构理论又被人称之为“混沌论”。“混沌论”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美国科学家施策辛格所说:“20世纪科学将永远铭记的只有三件事,那就是相对论、量子论和混沌论”。物理学家福特也认为混沌论是20世纪科学上的第三次革命。他说:“相对论消除了关于绝对空间和时间的幻象,量子论消除了关于可控测量过程的牛顿式的迷梦,而混沌论则消除了拉普拉斯关于决定论式可预测性的幻想。”
所有这些,隐含着一个相通性的要素:时间——“内部时间”,隐含着一个逻辑:“空间时间化”。
说互联网、信息化是科学哲学或系统科学推动出来的,这应当是无容置疑的。系统科学的“六论”,是信息化的理论基础;信息化技术及应用的发展,也成为推动系统科学发展最贴近的实践活动。从时间上看,信息化技术几乎是和系统科学同年代问世与发展的,从上世纪的40年代到90年代,在这个历史时期,系统科学发展的更加完备,信息化技术也完成了完整的基础性的构建。进入新世纪,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得到普遍的推广,信息化也得到了普遍广泛的应用和迅猛地发展,理论与实践达到了比较完美的结合。那么,信息化的内在动力是什么,从系统科学中我们认识到:是时间,应当说是“自由时间”。是哪些“自由自主支配自我行为的人”,是他们的智力与智慧、创新创造的能力自主自由地发挥,内在的要素,就是“自由时间”,它是“内部时间”在信息化发展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
“内部时间”,是事物、系统内在动力之源,与这种时间相对应的是有组织、有机能的空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时空结构。从“‘内部时间’是系统内在动力”来认识信息化,来认识信息化于社会发展这个大系统的作用,应当说,整个的思路就全被打开了,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觉。
所以我说,“空间时间化”,是信息化、数字化的哲学之源。
3.
信息化的哲学原理——“空间时间化”
耗散结构理论提出“内部时间”的新时空观,是一个伟大的理论贡献。按“内部时间”的时空观,时间拥有四种特性:“时间的相对性”、“时间的层次性”、“时间的可塑性”和“时间的协调性”。
“时间的相对性”。这里所讲的时间相对性,最主要的是耗散结构理论所指出的相对于不同物质运动具有不同的时间特性的观点。不可简单地用一般的、统一的时间及时间尺度来解释不同的运动或不同的现象。普利戈金认为,有与动力学联系的时间,在这个水平上时间是可逆的,仅仅是运动的几何参量;有与热力学联系的时间,在这个水平上时间与不可逆过程相关;有与生物进化相联系的时间,在这个水平上,时间与历史相联系,与事物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方向有关。这就是说,在每一种具体的物质形式中所展开的时空关系是特殊的。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时间的规定性同人的劳动与劳动的效果相联系,表达的是劳动与劳动的实现之间的关系,是“劳动时间”;而与信息化、数字化经济相联系的时间是“自由时间”,在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数字化社会中,财富的尺度决不再是劳动时间,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时间的层次性”。时间的层次性,从相对时间和内部时间的发现本身即得到了说明。从牛顿的“绝对时间”,到爱因斯坦的“相对时间”,再到耗散结构理论的“内部时间”,正反映了时间的层次性。
时间的层次性,是辩证、具体地分析认识物质运动的一个重要方法。在物质运动内部,具体有不同的结构层次,在不同的结构层次之间,具有不同的时间特性。在物理运动中,有宏观时间,也有微观时间;在生物运动中,有进化时间,也有退化时间;小农经济时代,时间特性是“农时节气时间”;市场经济时代,时间特性是“劳动时间”;信息化时代,时间特性是“自由时间”。
“时间的可塑性”。时间的不可逆性、热力学时间决定于概率等等的认识,说明时间具有可塑性。这是耗散结构理论所揭示的时间的一个重要特性。“熵增原理”认为熵的增大,表达出概率的增大,无序的增大。从有序走向混沌,是一种演化过程,是由“涨落”而引起原有稳定状态的改变。无序状态的增大是不可逆的。然而,非平衡是有序的源泉,非平衡使有序从混沌中产生。在所有层次上的不可逆性都是有序的源泉。不可逆性是有序从混沌中产生的机制。但是,从无序过渡到新的有序,并非只是遵从决定论的原则,并非只有一种必然性。熵是打破时间对称性的选择原则,不可逆性(时间之矢)包含着选择性。
时间的对称性是结构稳定性的同义语。“涨落”的出现而引起稳定状态的打破,是内部时间的本质,打破原有的有序状态向新的有序状态过渡,是时间之矢的功能。对耗散结构理论的上述思想可作这样的理解:新的有序状态并不是事先规定好的,在时间之矢所规定的方向中,存在着多种可能性、多种选择性。几乎每一种可能性都有必然性,实际中实现何种可能性,是个概率问题,选择问题。这就是时间的可塑性。时间的可塑性告诉人们的是机会,而机会就是一个“分岔结构”。有人说,时间就是建设、就是创造。建设、创造就是选择,就是抓住机会。信息化时代的“自由时间”,就是选择、就是创新、就是自主自由地抓住机会。
“内部时间”对“现在”的新认识也是时间的可塑性的内涵。在演化(事物内在的联系及相互作用)或内部时间的描述中,时间不再是与一条直线同构,“现在”不再能约化为直线上的一个点。而在过去与将来之间出现了过渡层。“现在”,被赋予了一个“持续宽度”,是一个“时间域”,是由持续时间tc和内部时间T所构成的一个“时态”。因此,作为现在的存在,就有了时间极性,它表示着活性机体产生、生长、消亡的演化过程和进化程度,这要比“线性时间”观对“现在”的理解复杂的多、深刻的多。在具有一个“持续宽度”的“时间域”内,事物内部处于一种递嬗演变之中,到处存在多样化、不稳定,事物的性质及趋向,取决于波动的性质和频率。现在,不只是一个既成的简单的运动过程,而且更主要的是一个生成的复杂的演化过程。现实的存在,并不是由过去和未来规定了的,是演化的结果,是选择的结果;在现实的存在之中,也有着多种选择,而且它本身也不能够简单地、直接地规定未来。时间的可塑性的思想告诉我们,并非不存在必然性,必然性只是一种趋向,是同一方向中的多种趋势。关键的问题不在于规定必然性,,而在于要抓住“现在”,在各种偶然性、可能性中确定与实现“现在”这个“时间域”内的系统演化程度,去实现某一种选择。由这一原理来理解互联网、信息化就再贴切不过的了,“自由时间”,就是要抓住“现在”,在各种偶然性、可能性中去实现某一种选择。
“时间的协调性”。内部时间是系统的内在参量,是物体的内部属性。它是一切系统演化的内在动力。这种内部时间,改变了时空结构,空间的静态内涵,被所谓的“空间的时间选择”这个更为动态的内涵所代替。通过“空间计时”,时间与空间统一并形成具有活性的演化结构。系统内在机制的形成与内部时空结构的实现是同步的,系统内部的功能耦合是在与时空结构的协调渗透中达到的。正是由于内部时间相应的时空结构,过程的整体协调性才成为可能。这就是“时间的协调性”原理。一旦我们从整体的内部来说明整体,时间就成了中心,就碰上了内在的演化力量。“空间的时间选择”、“空间计时”思想的方法论意义在于,空间从属于时间,时间不仅是活性机体的展开,是创造,是生命之源和生命本身,而且还是时空结构的组织者、协调者。互联网、信息化的协同集成功能充分地展现出作为“内部时间”因素所具有的强大的组织、协调作用,协同集成功能传导的就是“空间的时间选择”。
“空间的时间选择”、“空间计时”,是新时空观的多种特性的最高总结,亦是新时空观的最重要的内涵。这个“空间时间化”理论,确实有它高深之处,但也并不那么高深。我们需要领略它的基本观点,这就是:空间是凝固的时间,而时间是运动的空间;时间决定着空间,改变着空间,空间永恒地被时间所改变与重构。这就是作为事物内在要素的“时间”的特性。更重要的是,它与信息化有着天然的联系,信息化,互联网,就是所表述的事物内在要素的“自由时间”的特性,就是当今社会的“内部时间”,它所内含的最深层的动力的运行逻辑,就是“空间的时间选择”即“空间时间化”。
“水”、“互联网”、“自由自主支配自我行为的人”
——信息化时代三大基本的“内部时间”要素
在信息化时代中,能够称得上为“内部时间”要素的有哪些?我以为最基本的有三大要素:一是“水”;二是“互联网”;三是“人”——“自由自主支配自我行为的人”也即“自由时间”。
说“互联网”,是当代社会中的“内部时间”,在本方中已有不少的涉及,无须再多说的了。这里对“水”与“人”作些展开。
先说“水”。
人类生存与发展、社会运行与发展中有一种物体是永恒的“内部时间”要素,它就是“水”。在信息化时代,亦然如此。
水资源及水网的作用,一是生产生活的用水,二是灌溉,三是水运,而最突出的作用是构造并再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生存环境。正因为如此,人类社会同水构成了密不可分、依赖于斯的关系,水及水的运势,内在地决定着人类社会的运势。
我们以国内有好些因水而盛,也因水而衰的小集镇、小城镇的这一现象来作个比较。
我的家乡南京六合东沟镇,在上世纪20、30、40年代到50年中期,因水而兴盛,称为“小上海”;而弃水走陆后,也因水而衰沦落为南京市最落后的乡镇之一;江西铅山的老河口镇,因水运之便,曾盛极一时,号称“八省码头”。上世纪50年代后,老河口镇的九弄十三街格局依然如故,穿城而过的惠济河小桥流水的风韵犹存,河口明清商贸古镇成了珍贵的历史遗产,因水运而兴的老河口镇,也因弃水走陆而衰落了。
因水运而兴,因弃水运而衰,是东沟镇与老河口镇同样的轨迹。解放前后,公路、铁路修起来了,汽车、火车运输的快捷,促使很多地区弃水走陆,这是导致因水运而兴盛的一大批城镇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内河水运的衰落,是国内一个普遍性的现象,川江如此、湘江如此、汉水如此、赣江如此、闽江如此、皖南如此、钱塘亦然,大运河自微山湖向北,几无航运,松花江上再不见放排行船的图景,如李白所书的“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象王勃当年驾轻舟过洞庭、经鄱阳、走赣江、信水而到福建探望做官的父亲,并在南昌城下留下《腾王阁序》千古诗篇的佳话,现如今是难能做到的了。
然而,在同一时期,因水而成市,因水而盛,并没有因水而衰,大范围地保持着可持续、稳健并高速发展的,是苏南、苏中地区的乡镇经济。江苏有两个水网地区,一个是苏南地区,一个是苏中地区,而在这两个地区,从上世纪70年代初中期至今长达五十年的时期,经济发展长盛不衰,几乎所有的乡镇是在同步发展,落差不大。以我看,这个两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地长盛不衰,是得益于70年代初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这10多年乡镇(社队)工业的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而这两个地区乡镇(社队)工业至所以能够在那个时期获得很好的发展,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得益于水,成因于这两个地区是水网地带:
水源充足,保证了加工工业大量用水的需要和低成本;
通江通河四通八达的水网,保证了水运的畅通和低成本。
这两个客观条件构成的经济要素,也就是“水”的潜在的力量,成就了苏南苏中地区乡镇(社队)工业那10多年的大发展,并至今依然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深层次的作用,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却常常被人忽视忽略掉了。
在全国范围来看,内河航运未曾弃而不用的、做得最好的,可能就数苏南地区、杭嘉湖地区、苏中地区了。而其他区域,恐怕是大多沦落成“槛外江河空自流”了,更有好多好多地区任其淤塞、随意改道、污染破坏、填没水系而垦地造田造城。损伤了大自然中大量的毛细血管。上世纪90年时,地质遥感技术广泛得到应用,那时我在江苏省地矿局工作,有一天,在办公楼的大厅中展示了不同时期的两幅太湖地区的卫星遥感地图,一幅大概是80年代初,一幅是当年最新的,两幅图一比较,直观地看到大批的湖泊消失了。好在航运水系没受到大的破坏。这种情形,不只是太湖流域,在洞庭湖流域、鄱阳湖流域等区域的变迁也是一样,甚至更严重,号称百湖之城的武汉,现如今也只有面积大为缩小的东湖等几个湖了。现在想来,太湖流域、洞庭湖流域、鄱阳湖流域消失了大批湖泊是祸是福?还是让后人、让历史来评判吧。水资源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而却默默不吭,而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却常常毫不吝惜,毫无敬畏之心。水在养人,可人往往却在欺负水!因为有许多许多人长时期以来并不识水,并没有读懂水的运势,更没有理解到“水”是人类社会中的“内部时间”。
而运用“水”这一“内部时间”要素最成功的典范是“都江堰”,都江堰最核心的方式是“导”。“导”,是顺水势而为,而不是逆水势而动。一个“导”字,就将水的“利万物而不争”的运势充分发挥了出来,故而,才有了“都江堰利民于千秋万代”的成功。
建国后,有长达三十年农田水利建设、造出了多座水库、建设出诸如林县“红旗渠”这样奇迹般的工程等等的对“水的运势”运用的成功;也有诸如“三门峡”水电站工程、造成大面积的水污染、围湖造田等等等等的对“水的运势”运用的失败。从这个意义来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许是对“水的运势”的一种领悟,是对“水”是人类社会中的“内部时间”的一种遵从。
人们在依赖于水、开发利用水、保护水、敬畏水的过程中,将水、水网、水的运势上升到“水文化”的高度来认知。上世纪80年代,国内曾有“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之争。达成的一个共识是,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两支主体文化。有人形象地说,“黄河文化”是“龙文化”,“长江文化”是“凤文化”。“黄河文化”是儒家“相濡以沫”的文化,“长江文化”是道家“相忘于江湖”的文化。他还认为,中国文化的重心从“黄河文化”转向为“长江文化”是历史的必然。
老子恐怕是最早将“水”上升到“文化”层面来认知的思想家,后代人对“水文化”的认识,再没有超过老子的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就是说,最高境界的善,如同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相争,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低下之处,所以最接近于道的观念。老子用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有感知的“水”,诠释了无形的自然规律的“道”。“水利万物而不争”!老子的这个“不争”,说的真是精妙,是老子的“为而不争”大境界的具体体现;或者说,“为而不争”的大境界,是从水的自然习性中领悟到的。
我的理解是:老子的思想中的最重要的灵性物体的是“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上善若水”。同时,我从水的运势中,深深地体会到“内部时间”的规定性。水及其运势,就是一个能够改变和重构空间结构的要素,亦是人类社会运行与发展的一个“内在动力”。
再说“人”。
能够称得上是信息化时代“内部时间”因素的“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是哪些能够“自由自主支配自我行为的人”,从一定意义上讲,他们是“自由人”,他们拥有充分的“自由时间”。
互联网、信息化,是哪些能够“自由自主支配自我行为的人”发明创造出来的,近三十年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表现出这样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互联网、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大量的发明、创新、创造直到成功,是众多的个人(或团队)自发、自主的行为,是大量的一个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或团队)运用他们的智力因素的创造,是他们自主自由地支配自己时间的结果;
第二个特点是,互联网、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大量的发明、创新、创造直到成功,是在“自由时间”中启发、启动、实现的;信息化普遍性的运用与爆发式的发展,是数十亿的个人充分运用自己的自由时间而自发自由地推动、促成的;
第三个特点是,在互联网、信息化在大平台上、大环境中,劳动力资源的能量、自由时间的创造力,在一个个个人的努力下,得到了自由的释放,每一个人立足于自身的能力,几乎可以不依附其他因素而在这个环境中自由独立地发挥着作用。
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内在地包含这样的要求:让每个人拥有充裕的自由时间,让每个人成为“自由人”,让每一个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自由自主支配自我行为的人”。因为,推动互联网、信息化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人!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与成功,依靠的是人,是人的智力与智慧,是人的创新创造的能力。人的智力与智慧、人的创新创造的能力,是信息化时代的劳动力资源最主要的特征。信息化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出来的新的方式在于有更多的人应用,所以,社会成员中所拥有较多的自由时间,新的方式才有可能为人所广泛应用。同样,让每个人成为“自由人”,让每个人拥有充裕的自由时间,全体社会成员的自由时间越多,信息化的创新就越有动力,会形成更大的市场需求。
让每个人成为“自由人”,让每一个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自由自主支配自我行为的人”。这个目标不能停留在抽象的理念上,不能象过去那种“全民所有制”、“劳动者当家作主”等只有抽象意义而无具体实现路径的概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自由自主支配自我行为的人”的目标,首先要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而一个个个人要实现这个目标,最基础性的条件就是要让每个劳动者拥有充裕的自由时间。
实事求是地说,人类社会至今还没达到每个人可以自由全面发展、自由自主支配自我行为的境界。在信息化没出现之前,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自由自主支配自我行为的目标,只是一种遥不可及的美好的愿景,过去还只是在学术研究领域,在理论前沿层面上讨论与论证。然而,一旦时机成熟,这个目标,就要从学术理论层面上上升到实践运作的层面上来。信息化来了,时机成熟了!
人的再生产活动的发展的逻辑是: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接近的过程,而在每一个过渡阶段的具体行为,必须是顺应它的规则,而不是背离,并且要尽可能地提高自由全面发展的程度。在信息化时代,是以实现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同时,也要让每一个人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同等的条件和机会;换言之,在向这个时代发展的每一个发展阶段,让每一个人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同等的条件和机会,是最终实现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个目标的前提;再换一个说法,在现阶段,让每一个人在同等的条件和机会中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是向最终实现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个目标的必要过渡,没有一个一个阶段的让每一个人在同等的条件和机会中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也就不可能最终的实现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个目标。
如前面所说,要让每一个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要让每一个劳动者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一个人没有较为充裕的自由时间,怎么能得到自由全面发展?大多数的劳动者没有较为充裕的自由时间,那能实现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可以说,人的自由时间,人可以自主支配自己的时间,人成为自由人,是人最终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性的路径。
从本源上讲,信息化从初始到现今的快速发展再到今后的高度发达,完全是建筑在许许多多个人通过个性化的自由的创新创造而实现的。同时,这个大平台也为所有的人能够施展他的个性能力创造了条件。信息化需要每个人的自由的创新创造,也为每个人自由的创新创造提供了条件。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既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石,同时,信息化又为所有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到了信息化时代,“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自由自主支配自我行为的人”,自然而然地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
信息化文明必将颠覆工业化文明中的很多东西,我看到的其中一点就是:到了信息化时代,向前发展,劳动者将成为“自由人”,不再具有“职业人”的特性,更不可能存在职业性的终身制。同时,与资本主义方式相联系“雇佣制度”也将退出主导地位。从雇佣制的“职业人”,再到高智力化的“自由人”,是人的发展的一条轨迹,是在不断的进步、进化。信息化的出现和发展,推动着由“职业人”向“自由人”的转身,越来越多的人直到所有的人将成为“自由人”。拥有充分的“自由时间”能够“自由自主支配自我行为的人”,就是信息化发展中最强大的内在动力。什么是信息化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内在动力”?无庸置疑地是“自由时间”。
如果说,工业化时代的内在动力是“劳动时间”的话,那么信息化时代的内在动力,就是“自由时间”。我们应当也已经能够看到,信息化所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动力正在形成,这个动力之源,就是“自由自主支配自我行为的人”的能力的释放,就是“自由时间”。
从本源上讲,信息化从初始到现今的快速发展再到今后的高度发达,完全是建筑在许许多多个人通过个性化的自由的创新创造而实现的。同时,这个大平台也为所有的人能够施展他的个性能力创造了条件。信息化需要每个人的自由的创新创造,也为每个人自由的创新创造提供了条件。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既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石,同时,信息化又为所有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到了信息化时代,“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自由自主支配自我行为的人”,自然而然地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
信息化文明必将颠覆工业化文明中的很多东西,我看到的其中一点就是:到了信息化时代,向前发展,劳动者将成为“自由人”,不再具有“职业人”的特性,更不可能存在职业性的终身制。同时,与资本主义方式相联系“雇佣制度”也将退出主导地位。从雇佣制的“职业人”,再到高智力化的“自由人”,是人的发展的一条轨迹,是在不断的进步、进化。信息化的出现和发展,推动着由“职业人”向“自由人”的转身,越来越多的人直到所有的人将成为“自由人”。拥有充分的“自由时间”能够“自由自主支配自我行为的人”,就是信息化发展中最强大的内在动力。什么是信息化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内在动力”?无庸置疑地是“自由时间”。
如果说,工业化时代的内在动力是“劳动时间”的话,那么信息化时代的内在动力,就是“自由时间”。我们应当也已经能够看到,信息化所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动力正在形成,这个动力之源,就是“自由自主支配自我行为的人”的能力的释放,就是“自由时间”。
我以“水”为“内部时间”,是从老子那里悟出来的;我以“自由自主支配自我生活的人”为“内部时间”,是从马克思那里悟出来的;我以“互联网”为“内部时间”,是从自己25年来在这个领域的经历、思索而悟出来的。而基本的思维逻辑,就是“空间时间化”。
“空间时间化”:
信息化集之大成、协之大同的路径
上述的好些认识和文字,是我在三十年前学习耗散结构理论时形成的。近二十年来,特别是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使我更深地认识到耗散结构论中的“内部时间”的理论创新具有伟大的意义。它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各类系统的结构与运行的一把钥匙,更为我们认识信息化这个大系统结构与运行的一把钥匙。确立起“空间的时间化”思维方式其意义十分的重要,是一种大思路,甚至可以确立为一个大战略。很有可能,这是信息化时代的一个重要特质。
我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在通透地改变着世界”的判断,就是源自于“内部时间”观。互联网、信息化,显然是完完全全的“空间时间化”,互联网、信息化这一时间因素,它通透地改变与重构了整个世界。在信息化的作用下,时间与空间的结构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空间变小了也变大了,时间变长了也变短了;货币无须再用空间的晶化形式(纸币、金属币等),仅以一个虚拟信息即能发挥出它的职能;信息化将大量的零碎的看上去毫无联系的时间,协同集成创新为惊奇的空间成果,如QQ、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