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東國大學中文系講師,主要從事古代詩學、中韓古代文學?文化比較研究。本文乃從“年春季聯合學術大會:FTA??,????????????????”上所發表的論文基礎上修改而成。
一、緒論
二、中韓兩國江陵簡史
(一)、中國江陵
(二)、韓國江陵
三、中韓江陵的關聯性
(一)、中韓江陵同名的歷史淵源
(二)、中韓江陵的文化相通之處
四、結論
一、緒論
名,《說文解字》中稱其甲骨文的原始意義乃是“
,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1)即,名原本是人在晚上相遇因沒有光亮看不見對方而指稱自己的行動。而老子早就認為:“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2)老子認為,事物的名稱是萬物誕生之始。名由一種行為動作引申或演變為了名詞,泛指世間萬物的指稱。人有人名,地有地名,物有物名。人在取名字時,或寄予了美好的希望,或因時因地紀念而作。因此,人名不僅是一個人的代號,而且蘊含了豐富的人生意義。而一個地方在獲得名稱時,同樣被人類賦予了各種意義。地名,作為人們賦予各種地理實體的指稱,包含了地方、地點、地物(地上建築物、園林等)、地域、水域等概念。其複雜的構成與變化,則囊括了與地理、歷史、語言、民族、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關係。3)因而,地名也成為了解一個地理實體的最基本和最初步的敲門磚。地名研究不僅屬於地理學的範疇,同時也交叉到了歷史學、語言學、民族學、經濟學、文化學等範疇。特別是在研究一個地方的歷史演變時,該地方的地名變化則能直接反映出該地的*權變化、文化遷移、經濟發展等現象。而在涉及到具有相同地名的不同地方時,該地名又能成為研究兩個地方在歷史中的交集、文化中的交往的鑰匙。
在東亞漢字文化圈中,不同國家中出現相同地名的情況也是常見的現象。據不完全統計,越南跟中國同名的省有河南省,省級以下的地名有太原、西寧、嘉義、重慶、慶陽、泰安、新安、大同、延慶、咸寧等等。日本跟中國同名的有松江、金澤、清水、松山、三原、江津等等。而在韓國,地名中則保留了更多中國的記憶。僅二级行*区域级别以上的市、郡同名之地就近于五十個左右,佔全國市郡地名總數的近三成左右,例如江陵市、泰安郡、丹陽郡、梁山市、全州市、麗水市、廣州市、河南市、大田市等等。其中,跟中國地名同名比例最多的道要屬庆尚南道,同名个数最多的要数京畿道。另外,有一些地名跟中國的一些山名相同,例如瑞山市、牙山市、禮山郡;有一些地名保留了中國古地名的痕跡,例如洪城郡、清州市、慶州市、長城郡、光州市、濟州市等等;還有保留中國古代年號的,例如咸平郡。被同名的中國地名大到省名、小至村名,分佈廣泛,包含了中國的二十個省和兩個直轄市,東部沿海地區除吉林省外各省都涉及,西北至甘肅省,西南雲南省,南至海南省,北至黑龍江省。被同名最多的省份前三名則是湖北(8)、陝西(6)和廣東(5)。4)這些互有關聯的兩國地名不僅僅只是一種地理符號或地理代稱,更是一種歷史文化沉澱的痕跡,是兩國在兩千多年歷史悠久的交往中所留下的無形文化遺產。5)
圍繞上述中韓這些相同的地名對中韓的這些地方進行系統深入的考察研究,不僅能夠挖掘出兩地地名在形成歷史中的各種史料以證明其相關性或無關性,而且可從具有相關性的兩個同名地方中找到兩國在歷史交往中軌跡,更能從兩地現存的歷史文化現象中發掘現代文化交流的契機和方向。因而,本文擬圍繞前幾年備受矚目的端午申遺紛爭主角——韓國江原道的江陵市和中國同名的湖北省荊州市(原稱江陵,現下設有江陵縣)為中心做一番調查研究,以期找出兩地在同名的名義上進行文化交流的新契機。
二、中韓兩國江陵簡史
(一)、中國江陵
中國現湖北省荊州市下設有江陵縣,然而荊州市古代實稱江陵,為古代地級行*區域的治所。據班固的《漢書·地理志》記載:大禹分天下為九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周克殷后,重劃九州之國,即揚州、荊州、豫州、青州、兗州、雍州、幽州、并州、冀州。6)荊州一直屬於九州之一,而到了漢代,繼承秦朝郡縣制,荊州被劃分為南陽郡、南郡和江夏郡三個部分。江陵則誕生為南郡所屬的十八縣之一。
“南郡,秦置。高帝元年更為臨江郡,五年復故。景帝二年復為臨江,中二年復故。莽曰南順。屬荊州。……縣十八:江陵,故楚郢都,楚文王自丹陽徙此。後九世,平王城之。後十世,秦拔我郢,徙東。莽曰江陸。”7)
《晉書》地理志中記載漢代的荊州經過三國之爭後到了晉代被分為二十二個郡,其中仍有南郡,統縣十一,江陵為其一。8)《隨書》地理志中江陵為南郡十縣之一。9)到了唐代,開始實行‘道州縣’三級式的行*區劃制度,《舊唐書》地理志稱江陵縣屬於山南東道荊州江陵府,原為南郡治所。10)宋代將唐代的道改為路,江陵縣屬荊湖北路江陵府。11)元代時開始實行行省制,荊湖北路被改為湖廣行省,江陵縣不見。12)明代延續行省制,湖廣行省荊州府下設有江陵縣。13)清代設湖廣總督,分置湖北布*司,康熙三年起被分成八個府,荊州府屬其一。荊州府下領七個縣,江陵屬其一。14)
由上述歷史梳理可以看出,江陵的名稱自漢代出現後,除了元代短暫的消失,就一直存在於中國的歷代地方行*區劃中。如果細究其最早產生的年代應該可以追溯到劉邦、項羽爭奪天下的時候,《漢書·高帝紀一》就載:“懷王柱國共敖為臨江王,都江陵。”15)楚懷王時期曾任柱國一職的共敖(?~BC年)被項羽(BC~BC年)封為臨江王之事發生在漢高祖二年(BC)二月,因此江陵這一地名最早的出現時間應該不晚於公元前年。雖然,唐代杜佑(~)的《通典》中也稱“故楚之郢地,秦分郢置江陵县,今县界有故郢城”,16)但還無有前代確實史料佐證,因此還無法將江陵縣出現的確鑿時間提前到秦代。《通典》中還對其歷史地位有一個簡要的概括,即“春秋以来,楚国之都,谓之郢都,西通巫巴,东接云梦,亦一都会也。……其地居洛阳正南。……蜀先主得之,……后属吴,(麋芳以郡来降,关羽因此遂败。)常为重镇。……晋平吴,置南郡及荆州。(领郡十九,理於此。)东晋以为重镇,……宋齐并因之。(宋领郡十二,齐领郡十。)梁元帝都之,为西魏所陷,……迁后梁居之,为藩国,又置江陵总管府。隋并梁,置江陵总管府如故,后改为荆州;炀帝初,复为南郡。大唐为荆州,或为江陵郡。”17)也就是說,江陵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有著不同的*治作用,或為春秋楚國和南朝梁代之都,或為戰亂分裂時之重鎮,或為統一時代之州郡治所。
而關於其郡名的解釋,《大明一統志》中有提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18)《江陵縣志》中所記載的境內山陵包括了龍山、太暉山、嵠峨山、張家山、栗林山、稽功山、岳山、蛇入山、虎兒山、東山、戴家山、黃甲山、八嶺山、西山、紀山、馬山、白馬山、湖口山、赤坂崗、沙崗、豫章崗、高陵崗、諸倪崗、斑竹崗、高嶺崗、諸倪崗、斑竹崗、棗林崗、大戰崗、祭祀崗等等19)。而這些丘陵都在海拔-米之間,所以都算不上高山。20)再加上境南就是中國的第一大江——長江,大概因該地三面環山、南臨長江而得名。
(二)、韓國江陵
韓國的江陵市下屬於江原道的韓國境內。江陵作為地名在韓國史料中最早出現在《三國史記》的地理志中,但卻被記載為“三國有名未祥地分”之列。即,徒有地名,卻不知具體所在之地。這些地名如下:
……河清郷江寧郷咸寧郷馴雉郷建節郷救民郷鐡山郷金川郷睦仁郷靈池郷永安郷武安郷冨平郷糓成郷密雲郷冝禄郷利人郷賞仁郷封徳郷歸徳郷永豊郷律?郷龍橋郷臨川郷海洲成江陵郷鐡求郷江南郷河東郷激瀾郷露均成永壽成……21)
在上述史料中,伴隨‘江陵’出現的還有‘咸寧’,這倆地名現在都屬於中國湖北省。然而,這個‘江陵鄉’究竟出現於何年卻是個未知數。另外,在《三國遺事》中也出現了‘江陵太守’之人。原文如下:
聖徳王代,純貞公赴江陵太守,行次海汀晝饍,傍有石嶂如屛,臨海髙千丈,上有躑躅花盛開。公之夫人水路見之,謂左右曰:“折花献者其誰?”從者曰:“非人跡所到。”皆辝不能。傍有老翁,牽牸牛而過者,聞夫人言,折其花,亦作歌詞献之。其翁不知何許人也。22)
此處的‘江陵’被作者註解為‘今冥州’,‘純貞公’被看作是《三國史記》中記載的‘伊湌順貞’,名金順貞(?~)23)。聖德王是新羅第三十三代王,在位年代為~,正是中國唐代(~)中宗、睿宗、玄宗在位的初唐時期。太守是新羅地級行*區域郡的長官,《三國史記》的雜志中記載:“郡大守百十五人”,24)而郡縣制的確立則是在新羅智證麻立干時期,“六年(年)春二月王親定國內州郡縣”。25)而對於這一時期的州郡縣官職的稱謂則可參考真平王和文武王時期的歷史記載。
真平王三十三年(年),“冬十月,百濟兵來,圍椵岑城百日。縣令讚德固守,力竭死之,城沒。”26)文武王元年,“上州揔管品日與一牟山郡大守大幢、沙戸山郡大守哲川等率兵攻雨述城,斬首一千級。”27)以上記載中出現了‘縣令’、‘郡大守’的官名,說明智證麻立干時期建立的州郡縣制已經使用了郡級太守、縣級縣令的稱謂。而據韓國考古學分析,江陵最晚從四世紀末葉開始受新羅統治。28)因此,綜合上述《三國遺事》的記載來看,聖德王代已經有了江陵郡,且根據純(順)貞公的生卒年可將時期具體到公元年之前。29)
另外,在智證麻立干時期被稱為現韓國江陵市前身的‘溟州’之名業已出現。
十三年(年),夏六月,于山國歸服,歲以土宜爲貢。于山國在溟州正東,海島,或名鬱陵島,地方一百里,恃嶮不服。伊湌異斯夫爲何瑟羅州軍主,謂于山人愚悍,難以威來,可以計服。乃多造木偶師子,分載戰舩柢其國海岸誑告曰:汝若不服,則放此猛獸踏殺之。國人恐懼,則降。30)
到了文武王時期,又出現了‘河西州’,被研究認為包括了今江原道和慶尚北道北部地區。
(年)冬,以一善、居列二州民輸軍資於河西州。31)
至景德王十六年(年),‘河西州’又被改為‘溟州’,下屬的郡有九個,很可能就包括上述的聖德王代出現的江陵郡。32)
到了高麗時期,在《高麗史》中最早出現江陵的記載要數仁宗時期。仁宗二十一年六月(年)“壬子,以廣平候源守太保·廣平公,司徒溫守太尉·江陵侯。”33)這個江陵侯的父親為朝鮮公燾,皆地位顯赫。34)高麗時代的公或者侯都屬宗室,“高麗封宗室之親且尊者曰公,其次爲侯,踈者爲伯,幼者爲司徒·司空,摠稱曰諸王。皆不任事,所以保親親也。”35)朝鮮公燾,是高麗文宗的十三個王子之一,仁敬賢妃李氏所生長子,屬庶系,其同父異母兄弟有順宗(~)、宣宗(~)、肅宗(~)和大覺國師煦(~)等。朝鮮公的二兒子乃是江陵侯溫,生年不詳,卒於年。36)王溫只當了三年的江陵侯就離世了,因其三位女兒分別嫁給了毅宗(~)37)、明宗(~1)38)和神宗(~1)39),故在后妃的列傳中,王溫已被追封為‘江陵公’。換句話說,江陵公王溫的身份是貴為文宗的庶孫和康宗之外祖父的。而且,‘江陵公’之‘江陵’在高麗前期應該指名為‘江陵’的地方。明宗二十四年(年)有記載,“庚申,左道兵馬使崔仁率銳卒數千擊賊,至江陵城,設伏以待。賊至,執一女,問曰:‘兵馬安在?’女曰:‘在城中。’賊驚駭而退,伏發,追斬百五十級。”40)由此可見,在高麗初中期,江陵作為一個城是貴為王族宗室封地的。而到了高麗後期,忠宣王即位年(年),忠宣王(~)又將其子宜孝派任江陵軍承宣使,41)宜孝即為之後的忠肅王(~)。忠烈王(~)復位後,年宜孝又被封為江陵侯。42)忠宣王的侄孫德壽之後也被封為江陵大君,43)禑王(~)甚至還被遷到江陵。44)由此可見,高麗時期的江陵一直享有王室等級的待遇。
再者,從高麗時期的地方行*區劃上來看的話,高麗太祖二十三年(年)開始更改州府郡縣名,成宗(~)時又分十道十二州五百八十餘縣,顯宗(~)時定為五道兩界三百三十五縣。45)江陵作為地方行*區域的名稱分別出現在東界及東界下屬溟州與交州道的沿革介紹中。首先,東界在元宗四年(年)被稱作江陵道,於恭愍王五年(年)稱江陵朔方道,恭愍王九年(年)改稱朔方江陵道。46)其次是溟州於忠烈王三十四年()改為江陵府,到了恭讓王元年(年)又升級爲大都護府。再次是交州道於辛禑十四年(年)幷嶺東西改爲交州江陵道。47)雖然名稱反复多變,但高麗江陵的地理範圍實有確載,“鐵嶺以北爲朔方道,以南爲江陵道。高麗時,或稱朔方道,或稱江陵道,或合爲朔方江陵道,或稱爲江陵朔方道,又或稱沿海溟州道。一分一合,雖沿革稱號不同,然自高麗初,至于末年,公嶮迆南,三陟迆北,通謂之東界云。領都護府一,防禦郡九,鎭十,縣二十五。”48)從以上史料可看出,高麗時期的東界地域範圍北至公嶮(一說位於豆滿江一帶,一說位於從咸鏡北道城津與咸鏡南道端川之間的摩天嶺至咸鏡南道端川、利原之間的摩云嶺一帶),南至三陟(現江原道三陟市),其中以鐵嶺(現江原道淮陽郡與咸鏡南道高山郡邊境上的山嶺,高米)為界分為北朔方和南江陵兩道。即,高麗時期的江陵道地域範圍是從現淮陽郡一帶到現三陟市一帶,而且東界下所轄的溟州由於其重要性於年升級為江陵府,接著年又被升級為大都護府。因此,高麗時期的‘江陵’既被作為道名使用,也被作為府名使用的。
到了朝鮮時期,朝鮮朝的太祖李成桂(~)早在高麗末期就被昌王(~)封為朔方江陵道都統使,49)到了太祖三年(年),江陵、交州道被改稱為江原道,50)一直沿用至今。
從上述兩地江陵的簡史中可以看到,中國的江陵幾朝為都、戰略位置重要,韓國的江陵也歷來貴為王室封地、軍事地位顯赫。
三、中韓江陵的關聯性
(一)、中韓江陵同名的歷史淵源
以現有史料來看,從‘江陵’作為地名出現的時間上可以客觀地判斷起源於中國。韓國學者金起高在研究江陵地區的地名時,將跟中國有關的地名歸納為‘慕華型’地名。“慕華型地名是指模仿中國的地名或者跟中國的聖賢、漢詩、典故成語相關生成的地名形態。”51)他還舉出了全國具有代表性的慕華型地名,例如嶺南、湖南、京畿、關東、關西、關北等,而且僅在江陵市現在就還有魯澗、草堂、淮山、淮水、首陽山、桐柏山等。當然這些只是少部分的,韓國全國範圍內還有更多的慕華型地名。那這些地名最早產生的歷史背景又如何呢?這仍是要從韓半島最早的史書之《三國史記》中找線索。
首先,從韓半島的普通居民來說,先是有箕子朝鮮,然後有衛滿朝鮮,漢族人由陸路從韓半島北部一直南下的趨勢是有史料可證的。特別是新羅的始祖之赫居世居西干王(BC69~AD4)就是被當時的朝鮮遺民所撫養的,這裡的朝鮮就被學術界認為是箕子朝鮮或衛滿朝鮮。52)也就是說在公元前,漢人的足跡就已經到達了韓半島的東南部新羅境內。另外,在高句麗的本紀中則陸續有更多記載:公元年(故國川王十九年)漢朝人避亂來投53),公元年(山上王二十一年)漢朝人來投。54)這是因為高句麗西北部就與中國大陸接壤,中國大陸的戰亂讓漢人由陸路一波接一波地來到了韓半島。但這一時期從海路而來的漢人究竟有無還沒有史料記載,不得而知。漢人的來韓,自然帶來了漢人的文化,首先就反映在日常生活的各種名稱當中。例如,新羅到了公元32年(儒理尼師今九年)開始使用漢字姓氏。55)姓氏是對人的命名行動,那麼對地方的命名就更要上升到*治的行*層面來看待了。
其次,從*治層面來看高麗以前的韓半島歷史的話,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出於戰爭的狀態。但是在這種民族間的碰撞中同時也蘊含着民族間的交流。這種交流受地理條件的限制,在當時的高句麗(BC37~)、百濟(BC18~)和新羅(BC57~)中產生了時間上的差異。高句麗最早在公元前17年(琉璃王三年)時,就有琉璃王取漢人之女雉姬的記載。56)百濟則最早於公元前15年(溫祚王四年)開始跟漢武帝(BC~BC87)於公元前年設置的樂浪郡有使者往來,57)但之後一直與樂浪處於戰爭狀態。高句麗和百濟的建國者都是扶餘人的後裔,同一宗族,而且百濟的建國者溫祚王是高句麗建國者東明聖王的第三子。再加上兩國皆與當時的漢人統治區域有接壤,於是早在公元32年高句麗(大武神王十五年)開始朝貢漢朝,58)百濟則是在持續的戰爭後於公元年(近肖古王二十七年)開始朝貢後來的晉朝。59)朝貢的意義從文化層面來看的話,是通過兩國使臣交換兩國方物的最直接過程,是兩國統治者之間交流的最初方式,也是影響兩國文化和*治走向的重要因素。大概是迫於交通的阻礙以及高句麗和百濟的阻隔,直到公元年(法興王八年)新羅才往中國梁朝(~)派使臣建立起兩國之間的溝通。60)然而這並不代表新羅的漢文化的發達就落後於高句麗和百濟,相反從史料上來看,則發現新羅的漢文化發達還要早於高句麗和百濟。新羅於公元65年(脫解尼師今十一年)就開始使用州郡制,61)但是高句麗最早太守的官稱出現於公元年(西川王十九年)。62)這種情況的出現或許跟《三國史記》中高句麗、百濟沒有新羅史料詳細的情況有關,但是新羅漢文化傳播的時間之早卻是無法否認的,而且究其原因還跟建國時期就業已存在的朝鮮遺民六部不無關係。
高句麗從公元年(小獸林王二年)起開始設大學、頒律令,63)百濟在公元年(近肖古王三十年)時據說開始用文字記載歷史,而且是由名為高興的博士書記。64)也就是說中國的東晉(~)時期開始,也就是公元四世紀左右,或許更早時期,漢字進入韓半島,65)中國的教育和法律形式也傳入韓半島。在漢字文化的傳播中,佛教也起了很重要的媒介作用。公元年(小獸林王二年)佛教由前秦(~)傳入高句麗,66)公元年(枕流王元年)胡僧摩羅難陁將佛法從東晉帶到百濟。67)佛法在相隔不久的時間裡分別從中國大陸的北南進入韓半島的北南兩國,漢譯佛經的傳入也為漢字文化的進一步傳播提供了契機。然而對於新羅而言,佛法的傳入就相對較晚了。公元年(法興王十五年)佛法正式從中國梁朝(~)傳入新羅,68)公元年(真興王十年)梁朝還贈送新羅佛舍利。69)可以說,高句麗和百濟與中國大陸交往的進程是比較同步的,但是新羅則相對滯後一些。
在*治層面上也體現如此,公元年(故國原王二十五年)高句麗王被前燕(~)封為‘征東大將軍·營州刺史·封樂浪公’,70)公元年(腆支王十二年)百濟王被東晉安帝(~)冊封為‘使持節·都督百濟諸軍事·鎮東將軍’,71)而公元年(真興王二十六年)新羅王才被北齊武成皇帝(~)封為‘使持節·東夷校尉·樂浪郡公’。72)不管是使節的派遣、佛法的傳入,還是*治上的冊封,新羅都要比高句麗或百濟至少滯後一百五十年左右。然而在這期間,新羅自身內部的漢文化並不是停滯不前的,智證麻立干時期(-在位),不僅制定了州郡縣制,而且改國號為‘新羅’(年)73)、頒行了喪服法(年)。關於國號的確立有如下論議:
四年冬十月,羣臣上言:始祖創業已來,國名未定。或稱斯羅,或稱斯盧,或言新羅。臣等以爲,新者,德業日新;羅者,網羅四方之義,則其爲國號宜矣。又觀,自古有國家者皆稱帝、稱王,自我始祖立國至今二十二丗,伹稱方言,未正尊號。今羣臣一意,謹上號新羅國王。王從之。74)
上述言論出自新羅群臣,認為智證麻立干以前的新羅統治者的稱號皆屬方言,不顯尊貴,用‘新羅’稱國、統治者稱‘王’才為尊號。言下之意就是,當時已經以漢語為國家統治階層的官方語言。智證麻立干以後的新羅歷代國王的諡號也的確跟中國帝王的諡號相似,容易理解。因而,六世紀可以算是漢語文化在韓半島立足的時期。
之後,到了中國的唐朝時期(~),三個國家終於同步了。即公元年,也就是高句麗榮留王二十三年75)、百濟武王四十一年76)、新羅善德王九年77),三國王室子弟同年入唐修習中國國學。這一年應該是漢語文化在韓半島三國間傳播的鼎盛階段。特別是新羅於公元年(真德王三年)正式使用中國服飾78),緣於金春秋(~,即太宗武烈王)出使唐朝時向唐太宗之請;79)於公元年(真德王四年)初次開始使用中國年號。80)新羅與中國儼然文化同體,後與唐朝一起合作前後滅了百濟和高句麗,還統一了韓半島。公元年(元聖王四年)改變了人才選拔制度,將前代的武藝選拔制度改為以讀書定優劣,而所讀之書皆為中國《春秋》、《論語》、《禮記》等經史典籍。81)新羅還產生了一些在唐朝科舉及第的優秀人才,例如崔致遠(~?)於公元年(景文王十四年)在唐朝登科,82)之後還有金文蔚(?~?)。83)兩人都各自在唐朝為官後,回到新羅也繼續為官。
以上梳理了韓國以江陵為代表的慕華型地名產生的韓半島中國文化傳入和發展的歷史背景。簡而言之,民間的漢人足跡早在公元前69年就南下到了新羅境內,統治階層的漢人行跡則有史可據為公元前17年。人是文化傳播的主體,漢人在韓半島的存在就代表了漢文化在韓半島的傳播痕跡。這一傳播軌跡體現為漢字的使用、漢人*權體制·禮樂制度的採用、宗教的傳播等等,傳播的進程可將公元四世紀左右看作是起步階段、公元六世紀是立足階段、公元七世紀達到鼎盛階段。而中國的地名也是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紮根於韓半島的。
(二)、中韓江陵的文化相通之處
現有的史料和研究都只能顯示韓國江陵的產生和沿革歷史,至於江陵為什麼會產生、出於何人之手還是個未知數。中國學者楊萬娟在考察韓國文化與中國古代楚國文化的關係時,根據韓國漢江流域所分佈的丹陽、江陵、襄陽、洞庭湖、太白山等跟中國湖北省漢水流域所分佈的同名地方在地理形勢上所存在的驚人相似度以及韓國羅氏、盧氏宗譜所記載的源出於楚國的羅國和盧國等論證認為,新羅所在的辰韓由來自楚國的羅氏、盧氏所建立,因而遺留下了以江陵為首的眾多楚國地名。84)此種觀點可作一番參考,但仍無正史或出土資料進行佐證。
那麼唯一現行的進一步研究就是中韓兩國江陵現實之間仍然存在的可見性聯繫。首先,可以從地形上考慮。上述內容中已經提到中國的江陵(現荊州市)因周遭丘陵、南臨長江而得名,韓國的江陵作為位於嶺東地區中心的城市在地理上也有很多相似之處。韓國江陵市西邊乃太白山脈,由太白山脈出發一直往東延展的都是不到海拔一百米的大大小小的丘陵,將江陵市中心包圍在中間;而發源於太白山脈的南大川正穿過江陵市中心而過奔流入海,南大川的下流部分是相對遼闊的沖積平原,正好是江陵市浦南洞一帶,市區東北郊有大湖名鏡浦湖。85)中國的江陵(現荊州市)的位於江漢平原腹地,市區周圍遍布丘陵,中國第一大江長江自西向東橫穿市區而過,市區東北郊有大湖名長湖(或稱海子湖)。地理上的相似性也可成為古人起相同地名的參考性依據。
其次,可從兩地的風俗上考察。最引人注目是中韓兩國端午之爭的問題,引發自年韓國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端午,本指一個時令,屬傳統民間節日。從上述所引史料中可得知,高句麗榮留王於公元年就向唐朝申請使用曆法、新羅真德王於公元年申請使用唐朝年號,端午作為時令稱法應該不晚於唐朝就已經被使用於韓半島了。然而就如同名的不同人一樣,同樣以相同節日而聞名的兩國江陵在這個節日的內容上也是各有同異之處。韓國學者朴永煥教授已經就此闡述過韓國江陵端午祭的特點,“韓國的江陵端午祭也與王室端午習俗一樣,最主要的活動是儒教式的祭祀活動,主要是當地的群眾祭祀地方的保護神,即大關嶺山神金庾信將軍和大關嶺國師城隍神梵日國師以及英雄人物,同時還有一些群眾性的娛樂活動,比如投壺、摔跤、官奴假面舞、打鞦韆比賽等等。這些江陵端午祭已經有0多年的歷史(高麗初期開始有)。每年農曆3月20日開始到農曆5月6日(八端午),一共需要50天的日子。”86)而中國江陵(現荊州市)的端午節活動包括了盛大的主要用來祭祀楚國屈原的龍舟(鳳舟、麒麟舟)祭江巡遊。荊州民諺有“五月三個五,龍船打響鼓”之說,即農曆五月五日、十五日、二十五日都要劃龍舟或鳳舟。另外,還有用艾草和菖蒲驅邪避凶、包粽子、縫香囊、踏露、踏百草、浴蘭湯等豐富的活動。87)儘管兩國江陵的端午活動內容各不相同,但卻又體現了一些共同特點,“即當時人民宣揚忠孝倫理(對祖先的祭祀活動88);宣揚屈原),在生活上追求無病長壽的美好嚮往(菖蒲洗頭等辟邪活動),健身的運動項目(鞦韆、擊球活動;賽龍舟),同時也保存了英雄人物的故事(金庾信;屈原)等。”89)
除了端午之外,還有兩國江陵的當地巫俗及佛教文化的興盛也是不可忽略的考察點,在此就不再贅述。這些由相同地名而引發的兩地歷史和文化關聯性的考察不僅有助於兩個城市的當代文化交流,而且還能影響到兩國在文化方面的溝通。
四、結論
綜上所述,中韓兩國的同名江陵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聯繫的。首先從江陵地名產生的時間上來說,二者應該屬於一種繼承與被繼承的關係。在兩國的歷史明文記載中,中國的江陵誕生時間要比韓半島江陵出現的時間早九百多年。這近一千年的歷史中,漢字所承載的漢語文化通過各族的不停交戰、通婚、使節往來、宗教傳播等逐漸在韓半島立足並達到了一個巔峰時期,即新羅時期全面接受並使用唐朝的曆法、年號、服飾、科舉制度等,而行*區劃、軍事編制以及律法等早就在此之前得到了漢式的轉換。韓半島江陵的出現恰好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之下,而且延續到了現在,它也是漢文化在韓半島所留下的足跡之一。
儘管它產生的具體因由和過程還缺乏史料的補充,但是兩地現實的地形所呈現的相似度以及兩地風俗文化的相通性都讓很多學者對韓國江陵產生的詳細過程做了很多大膽的推理。這種工作恰恰是利用了地名相同的緣由,啟發了對兩國地方文化的研究。不管是有無關聯、關聯深淺,兩國同名之地的研究都能帶動對兩國交流歷史的關注、進而轉向對當地人文的研究。學術界的研究最終必然可作為兩國同名之地友好交流時的借鑒。簡而言之,即為以同名的名義,建立友好交流的關係。
筆者針對韓國現有的47個二級行*區域級別以上的與中國同名的市郡做了番調查,發現只有錦山郡、禮泉郡、梁山市、咸安郡、海南郡沒跟中國的任何城市建立友好交流關係外,其他的市郡都跟中國的一個或多個地方行*區域建立了友好交流或姊妹關係。最早的建立時間為中韓邦交正常化的次年年,之後幾乎每年都有友好關係建立,一直持續到今年的三月。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欣慰的趨勢,說明兩國的城市交流非常穩定和活躍。然而,在這麼多的同名市郡中,韓国跟中同名之地締結友好交流關係或姊妹關係的城市只有麗水市、咸陽郡、丹陽郡、泰安郡、江陵市、襄陽郡、安山市(同音)等七個市郡而已,佔15%左右。90)更不用提這些同名市郡的比較研究了,目前只看到中國學者對中韓的江陵以及跟古代楚國相關的相同地名做了少許研究。
如今中韓兩國進入了經貿密不可分的時期,兩國想要進一步實現經濟一體化的目標的話,就必須先掃除兩國在交流中的文化壁壘。而兩國間相同地名之間的歷史溯源、文化風俗等方面的研究必然可以開啟歷史上中韓兩國文化一體化的省察,從而為經濟一體化的壁壘掃除一些不必要的人文交流障礙,同時還能喚起兩國人民互相關注的熱情,進而拉動民間自發的相互探訪的文化旅遊熱潮,最終促進兩國貿易經濟的發展。以目前學術界的現狀來看,對於中韓兩國相同地名的研究是有非常大的空間和前景的。
附錄1中韓同名之地統計表
韓國
中國
各地市郡總數/比例
一級行*區域
二級行*區域
大田廣域市
大田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
大邱廣域市
達城郡
湖北省蘄春縣株林鎮達城村
京畿道
高陽市
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
31/29%
福建省順昌縣高陽鄉
四川省旺蒼縣高陽鎮
陝西省渭南市蒲城縣高陽鎮
河南省開封市杞縣高陽鎮
富川市
廣西省賀州市富川縣
始興市
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
安山市
河北省秦皇島市盧尤縣安山鎮
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安山鎮
華城市
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華城鎮
利川市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
廣州市
廣東省廣州市
河南市
河南省
江華郡
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
江原道
楊口郡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高溝鎮
18/39%
襄陽郡
湖北省襄陽市
洪川郡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洪川鎮
原州市
寧夏固原市原州區
平昌郡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
江陵市
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
太白市
陝西省寶雞市太白縣
忠清南道
泰安郡
山東省泰安市
15/27%
保寧市
四川省閬中市保寧鎮
青陽郡
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
錦山郡
內蒙古喀喇沁旗錦山鎮
忠清北道
忠州市
重慶市忠縣忠州鎮
11/27%
丹陽郡
江蘇省丹陽市
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丹陽鎮
安徽省馬鞍山市丹陽鎮
河南省淅川縣丹陽鎮
鎮川郡
陝西省榆林市榆陽區鎮川鎮
慶尚北道
奉化郡
浙江省奉化市
23/22%
禮泉郡
陝西省咸陽市禮泉縣
英陽郡
廣東省清遠市陽山縣英陽村
義城郡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義城鎮
永川市
重慶市永川區
慶尚南道
咸陽郡
陝西省咸陽市
18/44%
昌寧郡
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
梁山市
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
咸安郡
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
固城郡
河北省保定市定興縣固城鎮
晉州市
河北省石家莊市晉州市
南海郡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
河東郡
天津市河東區
全羅北道
扶安郡
黑龍江省尚志市馬延鄉扶安村
14/21%
全州市
廣西桂林市全州縣
鎮安郡
陝西省商洛市鎮安縣
全羅南道
新安郡
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
22/28%
海南郡
海南省
長興郡
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
和順郡
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
谷城郡
湖北省襄陽市谷城縣
麗水市
浙江省麗水市
附錄2其他與中國有關的韓國市郡地名
相關性
韓國
中國
古地名
忠南洪城郡
江西省南昌市
忠北清州市
河北省滄州市青縣
忠北陰城郡
湖北省老河口市
慶北慶州市
甘肅省慶陽市
慶北安東市
遼寧省丹東市
蔚山蔚州郡
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
全南光州市
河南省潢川縣
全南高興郡
廣東省化州
全南羅州市
廣東省廉江市
全南長城郡
長城
濟州道濟州市
山東省濟寧市
山名
忠南瑞山市
廣東省佛山市梅州瑞山
忠南牙山市
山東省棲霞市牙山
忠南禮山郡
湖北省孝感市大別山脈之禮山
釜山市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縣釜山
全南靈巖郡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靈巖山
年號名
全羅咸平郡
宋真宗年號
附錄3中韓同名之地友好/姊妹城市締結現狀
韓國市郡
中國同名之地
中国友好/姊妹城市
一級行*區域
二級行*區域
城市
一级行*区域
缔结时间
大田廣域市
大田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
南京
江蘇
.11.14
瀋陽
遼寧
.07.29
大邱廣域市
達城郡
湖北省蘄春縣株林鎮達城村
青島
山東
.12.04
黃山
安徽
.05.09
京畿道
高陽市
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
齊齊哈爾
黑龍江
.04.21
福建省順昌縣高陽鄉
四川省旺蒼縣高陽鎮
陝西省渭南市蒲城縣高陽鎮
河南省開封市杞縣高陽鎮
富川市
廣西省賀州市富川縣
哈爾濱市
黑龍江
.11.28
始興市
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
德州市
山東
.05.18
安山市
河北省秦皇島市盧尤縣安山鎮
鞍山市
遼寧
1.04.18
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安山鎮
華城市
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華城鎮
吳江
江蘇
.09.27
邢台
河北
.12.14
利川市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
景德鎮市
江西
.10.17
無錫市
江蘇
.09.11
廣州市
廣東省廣州市
淄博市
山東
.12.05
河南市
河南省
乳山
山东
.10.13
江華郡
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
舟山市
浙江
.11.26
江原道
楊口郡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高溝鎮
監利縣
湖北
.10.
襄陽郡
湖北省襄陽市
襄陽市
湖北
.07.26
洪川郡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洪川鎮
沂水縣
山東
.04.
原州市
寧夏固原市原州區
合肥市
安徽
.06.20
烟台市
山东
.10.23
平昌郡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
瀘州市
四川
.03.22
江陵市
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
荊州市
湖北
.10.19
芒市
雲南
.01
德陽市
四川
.11
嘉興市
浙江
.05.11
太白市
陝西省寶雞市太白縣
和龍市
吉林
.08.29
長春市
吉林
.01.18
高安市
江西
.06.23
蘇州市
江蘇
.03.08
忠清南道
泰安郡
山東省泰安市
泰安市
山東
1.04.23
保寧市
四川省閬中市保寧鎮
青浦區
上海
.04.26
濱海新區
天津
.07.10
青陽郡
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
隨縣
湖北
.02.29
錦山郡
內蒙古喀喇沁旗錦山鎮
/
/
/
忠清北道
忠州市
重慶市忠縣忠州鎮
焦作市
河南
.09.10
大慶市
黑龍江
.1
丹陽郡
江蘇省丹陽市
丹陽市
江蘇
?
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丹陽鎮
安徽省馬鞍山市丹陽鎮
安圖縣
吉林
?
河南省淅川縣丹陽鎮
鎮川郡
陝西省榆林市榆陽區鎮川鎮
穆棱市
黑龍江
?
慶尚北道
奉化郡
浙江省奉化市
銅川市
陝西
.10.02
禮泉郡
陝西省咸陽市禮泉縣
/
/
/
英陽郡
廣東省清遠市陽山縣英陽村
宜昌市
湖北
.05.15
義城郡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義城鎮
咸陽市
陝西
.10.17
永川市
重慶市永川區
開封市
河南
.06.15
慶尚南道
咸陽郡
陝西省咸陽市
咸陽市
陝西
.03.19
昌寧郡
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
尚志市
黑龍江
1.09.05
汉中市
陕西
.11.11
梁山市
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
/
/
/
咸安郡
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
/
/
/
固城郡
河北省保定市定興縣固城鎮
自貢
四川
.06.20
晉州市
河北省石家莊市晉州市
鄭州市
河南
.07.25
西安市
陝西
.03.30
南海郡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
井岡山市
江西
.08
益陽
湖南
.08.29
敦煌市
甘肅
.01
河東郡
天津市河東區
章丘市
山東
.10.29
雅安市
四川
.11.01
張家界市
湖南
.12.10
全羅北道
扶安郡
黑龍江省尚志市馬延鄉扶安村
武隆縣
重慶
.09.23
全州市
廣西桂林市全州縣
蘇州市
江蘇
.03.21
鎮安郡
陝西省商洛市鎮安縣
商洛市
陝西
.04
全羅南道
新安郡
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
大洼縣
遼寧
.09.07
海南郡
海南省
/
/
/
長興郡
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
海鹽縣
浙江
.03.28
和順郡
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
天台縣
浙江
.04.22
谷城郡
湖北省襄陽市谷城縣
普陀區
浙江
.11.17
麗水市
浙江省麗水市
揚州
江蘇
.02.18
麗水
浙江
.07.21
紹興
浙江
1.05.21
威海
山東
.02.27
杭州
浙江
.11.01
[1]金永斗(),《韓國文化史大系2》,高麗大民族文化研究所出版部.
[2]《地名由來集》(),建設部國立地理院.
[3]???(),《????????????1》,??:??.
[4]朴恩卿(),《高麗時代鄉村社會研究》,??:一朝閣。
[5]???(),《??????》,??:?????.
[6]???(),《????????,???????》,??:????.
[7]閔賢九,《高麗*治史論》,??:????????.
[8]???(),《???????》,坡州:?????.
[9]金興術(),《江陵?都市變遷史硏究》,江原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10]都守熙(),《???????–??????????-》,??:????.
[11]?????(),《?????-????????????-》,首爾:景仁文化社.
[12]?????(),《高麗史地理志?分析?補正》,??:???.
[13]???(),???????????????????:Q???????????,???????????.
[14]???(),江陵端午祭?社會敎育的硏究,中央大學校??????.
[15]王謨輯(),《漢唐地理書抄》,北京:中華書局.
[16]浦士培(),中、韓江陵之比較研究,《荊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3,pp.72-74.
AStudyontheRoleofNamesakeCitiesintheCulturalCommunicationbetweenChinaandKorea:
FocusedonJiangling
LiYan,DonggukUniversity,Korea
Abstract
KoreanandChinahavehadbloodrelationshipfromancienttimesandinteractedwitheachotherfrequently.Nomatteritwasaconquestorintermarriage,orsendingambassadors,theyareallpowerfulfactorsforpromotingtwocount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