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国画基础知识48问,非常全面
TUhjnbcbe - 2021/3/21 14:55:00
北京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纸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中国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中国画的画幅形式较为多样,横向展开的有长卷(又称手卷)、横披,纵向展开的有条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册页、斗方,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团扇等。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1.什么是中国画?

中国画原来泛指中国绘画,是近代为区别明末传入的西画而出现的概念。较之西方绘画的造型方式和表现手法有明显的差异。它包括卷轴画、壁画、年画、版画等各种各样的门类;今作为中国的画种之一,指以中国独有的笔墨等工具材料按照长期形成的传统而创作的绘画品种。中国画不是一个符合艺术分类学的科学概念,按工具材料的区别,可以称为水墨画或彩墨画,与油画、水彩画、版画、水粉画并列;按使用上的不同,中国画作品可分别列入壁画、连环画、年画、插图之中;按题材之异,可以分别列入人物画、风景画之内。但是它毕竟以悠久的历史和独树一帜的特点,集中代表了中国绘画传统及其在新时代的更新,是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具体体现,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是东方绘画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国画在技法形式上的特点是什么?

(1)构图布局自由。根据主题的需要,突破时空的限制,如:“清明上河图”、“长江万里图”等,构图都采用了散点透视,将远隔千里,时隔数日的内容集中表现在一个画面之中。

(2)内容概括,主体突出。中国画的造型观源于生活,在对物象进行提炼、取舍、加工过程中并不脱离人们的视觉经验,也不违背生活的逻辑,讲究通过艺术的经营将自然物象转化为用笔墨和线条表现的绘画形式符号。

(3)以线造型为主,以点、面造型为辅。物象的型、质和形象是通过轻重、粗细不同的各种线的组合,以及大小虚实等不同的点、面配合下体现出来的。

3.中国画的分类是怎样的?

中国画基本分为三大科: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在技法上又可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工笔画中包括白描、淡彩、重彩和没骨工笔。写意画中包括兼工带写、小写意和大写意。

4.中国画的画幅形式是怎样的?

画幅形式有:壁画、屏风、卷轴、册页、扇面、镜心、横披与手卷等。

5.中国画用什么样的笔?

中国画使用的笔通称毛笔,制笔的毫料有软毫、硬毫和兼毫三种。软毫笔以羊毫为多,鸡毫次之。羊毫笔有长锋、中锋、短锋之别,长锋羊毫笔锋长,含水分较多,适于表现多种墨色变化,但不易掌握。短锋羊毫笔锋短,落笔易于浑厚。中锋羊毫笔介于长短之间,锋长适中,适于勾勒衣纹渲染着色。鸡毫更软,不易掌握。硬毫笔包括狼毫、紫毫、獾毫及棕毫等。硬毫笔一般弹力较强、劲健锋利,易于掌握和使用。其中狼毫笔和紫毫笔使用较多。多用于勾线、皴点山石、花卉和画兰竹等。兼毫笔是两种以上不同质的毫料兼制而成,此笔软硬适中,适于勾线,也适于渲染用。如:“大白云”是羊毫狼毫合制。“五紫五羊”是紫毫与羊毫合制。

6.怎样选择毛笔?

选笔的标准是“尖、齐、圆、健”。尖是笔锋尖锐,蘸墨后尖利如故;齐是修削整齐,笔尖铺开压扁,笔毛一律崭齐;圆是圆浑饱满;健是劲健有力,无论是画方画圆,顺笔逆笔,绝不涩滞,提起后笔锋收敛尖锐如故。

7.怎样保护毛笔?

新买来的笔,笔毛有胶,长时间不用会被虫蛀,可以先洗净后放好。作画时笔不可久置水中,久浸毛质容易变软,有碍笔力挺健。毛笔用完后,要洗净,捋直笔毛,倒挂在笔架上,使笔头朝下,切忌湿时插在笔筒里。

8.中国画用什么样的纸?

中国画用纸主要是宣纸、皮纸和绢等。宣纸又分为生宣纸、熟宣纸、半生半熟纸三种。好的宣纸具有棉、白、细、匀的特点,而且还要具有“发墨定笔”的特点(发墨指墨色在纸上生润有色,定笔指笔痕清晰)。生宣纸又按纸的厚薄分为单宣、夹宣、三层夹宣等几种。一般情况是薄纸渗化速度比厚纸快。半生半熟宣纸则是指渗化能力介于生宣纸与熟宣纸之间。宣纸规格有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等尺寸之分。皮纸性能与生宣纸相似,纸质结实且经得起反复皴、擦、揉、搓,但不易留笔痕,上色易灰暗。

9.什么是熟宣纸?

熟宣纸是将生宣纸用适当比例配制的胶矾水刷制而成,不吸收水分,画工笔画时用这种纸。

10.什么是中国画使用的绢?

绢是—种丝织制品。中国画用绢有生绢和熟绢两种。生绢性能像生宣纸,色或墨画上去容易渗化。熟绢上过胶矾水,像熟宣纸,使用起来比熟宣纸感觉细腻滋润。保存时要密封好,防止漏矾与虫蛀。

11.画中国画还用其他的材料吗?

元书纸、皮纸类、高丽纸、云龙纸等都可以用来作画。性能近似生宣,但不“发墨”也不易“定笔”,有时利用这些特点会出现特殊效果。还有棉布、无纺布、化纤布、亚麻布等,许多画家也用来作画,但布面要经过特殊处理。

12.中国画用什么样的墨?

墨在中国绘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墨有固体墨与液体墨两种。中国画的传统用墨是固体墨,因其所用的原料不同,又分为油烟墨、漆烟墨和松烟墨三种。油烟墨——是用桐油等油类烧制成烟制成。其黑色偏暖,用来作画,与其他透明颜色调和用很协调。松烟墨——用松树枝烧烟制成,其黑色偏冷,多用于书法。漆烟墨——用传统大漆烧烟而成,其黑色细润而有光泽,用于绘画也合适。在选用时以质地细腻、滋润呈蓝紫色为好。以“顶、上、贡、选”为墨的等级之分。液体墨保持了油烟墨的特点,由于使用方便,现在十分普及,但用于写意画较好。其中以“天津书画用墨汁”和北京“一得阁墨汁”为好。

13.怎样使用砚台?

传统的中国画一般要用固体墨块在砚台上加水研磨使用。砚不论端砚、歙砚,但求细腻滋润发墨,墨太粗容易伤笔;过于细腻而坚实,又不容易发墨。砚台用久了,由于墨垢厚积不易洗掉,即光滑不发墨时,要重行“开”一下,可选择细致小瓦片,先在他物上磨光,再在砚上轻轻一磨,磨去墨锈(即堆积的墨垢),自能发墨。如果新砚过粗,也可以如法一磨就会细腻。砚台不用时要盖好,不使灰尘玷污,也不易干燥。

14.中国画用什么样的颜料?

中国画使用的颜料有植物颜料(水色)和天然矿物质颜料(石色),还有化学合成颜料三大类。植物颜料有花青、胭脂、藤黄等。矿物质颜料有赭石、朱砂、朱膘、石青、石绿、石黄等。由锌管包装的中国画颜料大都是化学合成颜料。这些统称中国画颜料。

15.什么是水色、石色?

水色是用自然界中的植物的汁液制成的,呈膏状或块状。石色之所以称之为“天然矿物质颜料”是因为它是用天然矿石制成的。矿石是天然的结晶体,大多呈透明或半透明状,把它们研磨成粉末作为颜料使用,色泽沉着艳丽,经久不变。石色呈粉末状,在使用时要调入一定比例的胶。

16.中国画颜料的特点是什么?

水色(植物颜料)是透明色,可以相互调和使用,没有覆盖力,色质不稳定,容易退色。石色(矿物颜料)是不透明色,相互不能调和使用,覆盖力强,色质稳定,不易退色。石色和水色相互之间也不能调和使用。下面介绍几种最常用最基本的中国画颜料:

(1)花青:呈深蓝色,为植物透明色。用蓼兰、大青叶等植物的枝叶泡制而成,有管装的和小块状的。膏状块状花青温水泡开后使用,但不宜一次泡太多,因为夏天容易发霉变质。

(2)藤黄:呈柠檬黄色,为植物透明色。原为热带植物藤树枝干的汁液制成。色相鲜明,以质地匀净、颜色纯正为好。

(3)胭脂:呈深红色,为植物透明色。传统制作这种颜料用红花、茜草、紫草等植物煎制而成。在汉代由西域传入我国,色相偏冷,较沉着。

(4)曙红:呈冷红色,比胭脂色鲜艳。早年称之为“西洋红”,是因为清末时从德国进口而得名。是一种化学合成颜料。

(5)钛青蓝:呈较鲜明的深蓝色,是化学合成色,色相较稳定。如调入一点墨色与花青很接近。

(6)朱砂:呈粉桔红色,为矿物色的不透明色。这种红色很难用其它色调配出来,产于汞(水银)矿。粉末状,加胶后使用。

(7)朱磦:呈桔红色,比朱砂色亮一些的半透明色。色相较鲜明,是在研制朱砂色时漂浮在最上层质地极细的暖红色。因为质地很细,加胶后可以做透明颜料使用,由于它是天然矿石制成,色质稳定,不易退色。

(8)石青:呈鲜明的蓝色,为矿物色的不透明色。原料产于铜矿,俗名青金石。石青色制好以后可分成头青、二青、三青、四青等不同深浅的蓝色。因粉末颗粒粗细不同而产生深浅之别,以头青最深,其他次之。

(9)石绿:呈冷粉绿色,为矿物色的不透明色。产于铜矿,俗称孔雀石。石绿也分头绿、二绿、三绿、四绿等数种,也因颗粒粉末的粗细不同而产生深浅变化,头绿最深,其他次之。

(10)赭石:呈浅褐色,为矿物色的不透明色。原料为赤铁矿石,细研磨后可以做透明颜料用。它与花青色调和后会出现沉淀物,是因为矿物色和植物色质地不同的原故。

(11)化学合成颜料:现在市面上出售的盒装锌管十二色中国画颜料是化学合成颜料,是仿照传统的矿物质颜料(石色)和植物色(水色)而制成的。因为是锌管包装,使用时不用调胶,用起来很方便,并且造价也很低。但颜料本身的色泽远不及天然矿物质颜料纯正美丽,色质也不稳定,容易退色。

17.当代中国画还用其他颜料和材料吗?

很多画家把水彩、水粉、丙烯、金粉、银粉、云母粉、金箔、银箔同国画色一起使用以丰富画面效果。这种综合材料的运用,给当今中国画的创作带来了极大的促进和发展。

18.中国画的执笔方法是怎样的?

初学者,首先要懂执笔,姿势才能正确,达到运笔用墨自如,应注意以下几点:

(1)笔正:笔正则锋正。骨法用笔以中锋为本。

(2)指实:手指执笔要牢实有力,还要灵活不要执死。

(3)掌虚:手指执笔,不要紧握,指要离开手掌,掌心是空的,以便运笔自如。

(4)悬腕、悬肘:指大面积的运笔要悬腕或悬肘,才可以笔随心,力贯全局。

19.什么是中锋、侧锋用笔?

中锋用笔要执笔端正,笔锋在墨线的中间,用笔的力量要均匀,笔锋垂直于纸面,其效果圆浑稳重。侧锋用笔执笔偏侧,笔锋在墨线的边缘,笔锋与纸面形成一定的角度,用力不均匀,时快、时慢、时轻、时重,其效果毛、涩变化丰富。

20.什么是顺锋、逆锋用笔?

顺锋:一般指笔锋的运行和笔杆的倾斜方向一致,其效果光洁、挺拔。逆锋:笔锋逆行(也就是说和习惯的运笔方向相反),其效果干涩、稚拙。

21.什么是聚锋、散锋用笔?

聚锋是指笔锋拢在一起,呈单一笔锋。散锋则指笔锋散开,呈多锋状(又称“开花笔”),其效果枯涩而多变化。

22.用笔的快慢影响画面效果吗?

各种笔法的运用,主要依效果而定,当然也不排斥个人的特殊习惯,用笔的快慢,决定于纸的吸水程度及笔中含水分的多少。画纸吸水快,用笔的速度相对也快些,但如笔中含水较少或极少,用笔速度也就不同程度地放慢。如果纸吸水慢,但笔中含水较多,用笔的速度也要相应快一点,随着笔中水分的减少,用笔的速度也逐渐放慢。

23.用笔的一些常用表现手法是什么?

勾:以线造型。是工笔、写意画法主要手法之一。比较起来以工笔画用的更多一些。同时“勾”又往往与“染”结合表现一些特定的内容,如人物的脸、手,以及花卉的勾染等,勾有时也同皴结合使用,如山水画石头的画法,多是勾皴结合。工笔的勾,以中锋为主,要求工整、严谨,近似书法中的楷书。写意的勾,则比较随意,要生动活泼。以侧锋结合中锋,有时也用散锋,近似书法皴:是一种和勾紧密结合的辅助方法,工笔和写意均常用。大体上分为点状皴类、面状皴类、线状皴类。无论哪种皴法均需见笔,用笔要有变化,可用中锋、侧锋,也可以用聚锋和散锋,但效果不可太光。

擦:笔触不清楚的叫擦。擦是皴工序的继续,是皴的一个补充,其目的是让画面效果更加浑厚。皴、擦的区别在于:一个要见笔触,一个不见笔触。作画时擦不能单独使用,可以和皴交替使用。但实际上往往很难把这两道程序分开。

点:是以面造型的表现手法,写意画使用较普遍,工笔画中也有没骨点染的方法。工笔的点和染是分不开的,因此叫点染。写意画中的点叫点戳或点戳,点法要强调用笔方法和见笔触。写意的点法要从实际出发,可以藏锋,可以露锋;可以侧锋,也可以散锋,无论哪种方法都要见笔触,不可含混不清。

染:是加强画面效果的又一种方法。工笔画及写意画均用,但工笔画用得更多一些。工笔画中的染可分为勾染、烘染两种。烘染是在物象轮廓外所做的一种效果的补充,另外还有分染、罩染、碰染等。写意画的染一般都是和皴、点结合进行,如皴染、点染,它是一种见笔触的染法。其作用同工笔一样,方法有湿染(先在被染处上一遍水)、干染两种。

24.什么是以“线”为主的中国画笔墨观?

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是以“线”为主的笔墨,它的物质材料是毛笔、水墨和宣纸。这种特殊的工具材料,与特定的表现手法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以至“笔墨”成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点。有无笔墨,成为人们评价中国画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比较中西绘画的用线手法,虽然西方画家也利用线条塑造形象,传达感情,但他们更侧重于表现形象的质感、量感、空间感。中国画中线条的作用则超出单纯塑造形体的功能,具有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独立的审美作用。中国画线条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每根线条本身的节奏和韵律,它是由线条在绘画过程中有控制的提按、行顿、转折、轻重、疾徐等所产生的变化。另一种是各种线条的长短、粗细、繁简、疏密、浓淡、虚实等变化形成整幅画的节奏美。用墨的变化是由笔的变化中发展出来的,笔和墨在使用时是两相结合、相辅相成的。如同骨骼和血肉的关系,不能截然分开。墨由笔出,笔由墨现,一幅好的中国画笔法和墨韵是浑然天成的。

25.中国画的色彩是怎样的?

中国画在色彩上,有着它独特的规律与方法,它排除了自然及光源的约束,一般多强调物象的固有色。在整个色彩关系中,以白色(白纸)和墨为基础,以色彩为辅。早期的中国绘画,多是以重彩来表现。如唐、宋时的大批人物画和山水画,多是以重彩表现。元明以来,随着纸的出现带来了水墨技法的演变。同时文人画形式的出现,使绘画逐渐发展成了以水墨为主,以色为辅的面貌。墨在中国画色彩中不只是一种“黑”颜色,而是作为一种调整画面关系的“色彩”存在。中国传统画论中有“墨分五色”的理论,就是一种典型的以墨为色的观念。设色的形式:有纯用墨色表现的水墨画,有色墨结合的淡彩画,也有色彩艳丽以色为主的重彩画。总之色与墨的用法不同,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与面貌。

26.中国画中所提的“形似”、“神似”是指什么?

“形似”与“神似”是相对应的。是指绘画作品与自然物象外在特征之间的肖似关系。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画什么像什么。战国荀况有“形具而神生”之说。南朝齐范缜亦有“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之说。形似与神似是统一的。南朝宋宗炳虽有“万趣融其神”之说但仍坚持“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东晋顾恺之说的更明确,即所谓“以形写神”。清代邹一桂说:“未有形不似反得其神者。”以上诸观点,都是主张“形似”是绘画的基础。“神似”与“形似”也是相对应的。指主客观相统一,由事物的表象审美到意象的深化。也就是说除了画什么像什么之外,还要注意精神内在的表现。即“神者形之用,形者神之质”。袁文曰:“作画形易而神难。形者其形体也,神者其神采也。凡人之形体,学画者往往皆能,至于神采,自非胸中过人,有不能为者。”晁以道、杨慎、李贽等皆有阐述,“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故“形神兼备”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定论。

27.中国画中所提倡的“形似”和“神似”的关系是什么?

画家在描写对象时,要在刻画对象外形的基础上,达到传神的境界。这就不是只限于对物象简单如实的描写,而是包含了画者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艺术表现完整的过程。它不是物象简单的再现,而是比原来生活中的物象更高度概括,更注重精神实质的表现,而达到传神。这种作画的态度,就是中国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础。

28.什么是中国画的“意境”?

李可染先生说:“意境是艺术的灵*,是客观事物精萃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诗的境界。”意境在中国画中包含的内容很多。一张画的主题,其取景构图、造型和传神、情节安排与描写以及画面经营处理都须在“意”字上下功夫。“意”可以说是一张画的灵*。中国画向来就被说成“画是无声诗”、“画有意境”。一张画常常是对象特征和画家感受的和谐表现才能产生诗意。情景交融的形象才是诗的形象,所谓“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的形象才是耐人寻味的艺术形象”。一张情意深,表现力强的画对看画的人能保持着广远持久的吸引力,这就是所说的中国画的“意境”。

29.中国画中“意匠”是指什么?

表现意境的加工手段叫“意匠”,也就是指艺术家的表现方法和创造力。在艺术上“匠”字是很高的誉词,如“匠心”、“宗匠”等等。对于艺术家来说,加工手段的高低关系着艺术造诣的高低,历代卓越的艺术家没有不在“意匠”上下功夫的。中国画意境的表现,首先是作者的生活感受,形象思维,艺术创作表现方法等一系列内在功力的结果,同时还必须进行反复的高度的艺术提炼,要求作者苦心经营,精工制作,达到匠心独运的艺术效果,谓之高度意匠。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所说:“意匠惨淡经营中”,“语不惊人死不休”。

30.中国画中所提的“六法”是指什么?是由谁提出来的?

“六法”是由南齐谢赫提出来的,向为历代画家、评论家、鉴赏家所推重,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的比较科学和有系统的绘画创作、绘画批评的准则,其内容如下:(1)气韵生动。(2)骨法用笔。(3)应物象形。(4)随类赋彩。(5)经营位置。(6)传移模写。气韵生动是“六法”中最重要的一法,是千年来我国绘画创作与绘画批评的重要准则。优秀的绘画作品,必须塑造出动人的形象,有巧妙的结构、用笔、用墨和赋彩。一副画具备这一切,会给人以总的印象,也就是在内容意境、形象塑造以及构图、色彩等方面,给人以又完整又具体的感受。谢赫提出来的“气韵生动”正是指这种感受。感受的深度,决定于作品对于生活美的揭示深度以及形象创造的完美性。“气韵生动”是形与神在画面上的统一,这个统一具有极高的艺术性。骨法用笔是绘画表现上关于用笔的问题。是运用线描表现对象形体的重要技法。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于本意,而归乎用笔。”应物象形是关于形象塑造的问题。所谓“应物”不仅是追求对象外表的相似,更重要的是认识对象的特质与内在精神。描写时,如果只是“象形”而不应物,是不对的。唐张彦远说,“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立意便是中发心源。”故“应物”不是单纯照着对象画,而是在形似的基础之上表现好对象的精神实质。随类赋彩是关于设色的问题。“类”即“万物之类”,这里所指的类,是绘画对象所呈现出来的特性、状貌以及颜色的类别。对于色彩的表现,中国画是很别致的,讲究物体的固有色,然后随物象之类,在形象特征上赋以概括性的色彩表现。经营位置是绘画的布局章法问题,即绘画的构图、构成。所谓绘画中的“位置”,应该有所“经营”。“经营”二字,含义甚深,要根据对象的结构和格局,苦心加以组织和布置。因此在绘画表现上经营位置十分重要,谢赫提出此“法”,正是总结了中国绘画在构图上的表现特点。正因为画的“位置”是“经营”出来的,是随画家精心组织和布置的,所以中国的山水画才能不受焦点透视的局限,机动、巧妙地运用散点透视,在一幅画面上描写“万里长江”或“华岳千寻”。不论是深远、高远或平远都可以随画家经营布置。传移模写是指临摹古人的优秀作品,向遗产学习的问题。唐朝大理论家张彦远认为此法是“画家末事”,这并不是意味着此法无足轻重,而是说临摹不是绘画的目的,临摹是为了更好地创作而进行学习的一种手段。在摹古人优秀作品时一定要认真,做到“形神兼备”真正把精华学到手,才能达到“传移模写”的目的。

31.中国画的“题跋”是什么?

题跋在中国画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画构图的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在书画、碑帖等前后题记的文字,均可称为题跋。写在书画或碑帖前面的文字称为“题”,写在后面的文字称为“跋”。题跋可以分三类:一是作者本人的题跋;二是同时期人的题跋;三是后人的题跋;宋代以前的画没有题跋,即使有也只是在树干、山石后面等不明显的地方题个名字而己。这一艺术形式是伴随文人画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最终成为传统中国画的重要艺术形式。

32.中国画的“题跋”有多种形式吗?

题跋有藏款与露款之分。常用题法有以下几种:一是横式,根据中国民族习惯一般是自右向左题,字数可多可少,但每行字不宜过多,以保持横的形式。二是竖式,书写的行数不宜过多,以保持竖的形式。三是高低参差不齐的自然式。以上讲的横竖两式,均应齐头,字尾可参差错落,俗称“齐头不齐尾”。而自然式则可自由错落,比较自如。但要注意不要把字写得太散。总之不论哪种题法,都要注意题跋的内容与字体、画面谐调。

33.什么是“长题”?什么是“穷款”?

在中国画的题跋当中题字多的叫做“长题”,题字少的(少到只写一个姓名)叫做“穷款”。题字可以是两句诗或是一首诗,几句散文小记,甚至长篇诗文,这要根据画面的构图需要来决定。题字本身就是一门学问,一幅画经过好的题字不仅是锦上添花,还能点石成金。善于题字者不一定多题,片语只字便能使人感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4.题跋的字体要和画的风格一致吗?

题跋的字体要与画的风格相统一。如写意画多用行书、草书,工笔画则多用楷书、隶书等。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主要应根据画面的艺术格调来整体考虑。

35.在中国画中怎样使用印章?

印章起什么作用?印章在中国画中起着均衡画面构图,丰富画面效果的功能。一副完整的中国画,除了题跋之外,还要用印章打印。就印章而言,可分阳文章(朱纹)和阴文章(白纹)两类。就印章在画面上的位置而论,又有引首印、具名印和押角印之分。在一处连盖两印或两印以上者,一般上边的印略大,下边印略小,上边是阳文,下边用阴文。

36.什么是“丹青”?

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石青、石绿等色,故称“丹青”,用来形容中国绘画。

37.什么是工笔画?

“工笔”是与“写意”相对应的概念,简单来讲,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它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工笔白描、工笔淡彩、工笔重彩和没骨工笔。从表现内容上又可分为:山水、花鸟、人物。

38.工笔画的特点是什么?

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归纳如下:

(1)线条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中锋用笔较多。

(2)色彩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3)装饰性与平面感在工笔画中装饰性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从构图、线描、设色到形象的细部处理都带有一定的平面感和装饰性。关于装饰性一方面是来源于传统的程式化手法,一方面是作者对生活中的形象通过提炼、夸张、创造而形成的美感效果。

39.什么是写意画?

写意画即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

写意画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文人参与绘画,对写意画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相传唐代王维因其诗、画俱佳,故后人称他的画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他“一变勾研之法”,创造了“水墨渲淡,笔意清润”的破墨山水。董其昌尊他为“文人画”之祖。五代徐熙先用墨色写花的枝叶蕊萼,然后略施淡彩,开创了徐体“落墨法”。之后宋代文同兴“四君子”画风,明代林良开“院体”写意之新格,明代沈周善用浓墨浅色,陈白阳重写实的水墨淡彩,徐青藤更是奇肆狂放求生韵。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写意画至明代已进入全盛时期。经八大、石涛、吴昌硕、齐白石等发扬光大,如今写意画已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画法。

40.写意画的特点是什么?

写意画主张神似。董其昌有论:“画山水唯写意水墨最妙。何也?形质毕肖,则无气韵;彩色异具,则无笔法。”明代徐渭题画诗也谈到:“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据皆吾五指裁。”

写意画注重用墨。如徐渭画墨牡丹,一反勾染烘托的表现手法,以泼墨法写之。元代吴镇论画有云:“墨戏之作,盖士大夫词翰之余,适一时之兴趣,与夫评画者流,大有寥廓。尝观陈简斋墨梅诗云:‘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此真知画者也。”

写意画强调作者的个性发挥。扬州八怪以“怪”名世,作画不拘常规,肆意涂写,并以一个“乱”字来表露他们的叛逆精神。郑板桥曾表白:“近代白丁(民道人)、清湘(石涛)或浑成或奇纵,皆脱古维新特立。近日禹鸿胪(之鼎)画竹,颇能乱,甚妙。乱之一字,甚当体任,甚当体任。”(《郑板桥集·补遗》)金冬心画竹也是喜“乱”,曾言:“用焦墨竿大叶,叶叶皆乱。”

写意画多以书法的笔法作画,同时写意画的用笔也极大地丰富了书法的表现形式,所以写意画家多半是书法家。如郑板桥擅长书法和绘画,相互参融,以画法作书,创隶书间于行楷之中的“六分半书”,又以书法的笔法作兰竹,风格明快劲峭。清人蒋士铨评曰:“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蔬花见姿致。”

41.什么是工写结合的表现方式?

工写结合的表现方式,就是指工笔、写意两种不同的技法运用于一幅绘画作品之中。

说白石老人是一位写意画大师,还不能概括他的艺术成就,因为白石老人还是一位工笔画的高手。他善于将写意与工笔这两种手法相结合,在一幅作品中得到充分的表现。

白石老人在60岁左右,趁目力健明时,画了许多工笔昆虫,如蜻蜓、蝴蝶、蝈蝈、蟋蟀、蚱锰等等。到了80岁左右衰年变法取得成功的时候,再以大写意的笔法添补花卉成画。《枫叶寒蝉》就是这样产生的佳作。挥洒而就的墨色枝干上数片艳红的秋枫,一只精绘的工笔知了正停在红枫上,在红与黑、工笔与写意的强烈对比中,一片充满生气的秋光跃然纸上。

齐白石曾论及:“大笔墨之画,难得形似;纤细笔墨之画,难得神似。此工者余常笑昔人,来者有欲笑余者,恐余不得见。”工笔、写意两者各有所长,对立的表现形式,又经常引起彼此的非议。齐白石将工笔与写意结合起来表现,正是利用了两者之长,从而开拓出一种崭新的境界。

42.什么是“白描”?

白描是以线为表现手段的画法。依靠线本身的粗细、刚柔、方圆、巧拙、疏密等变化来表现各种物象。同时线条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抽象审美效果。白描就整个中国画来讲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作为工笔白描,一般线形变化不大,细而均匀,为敷色留有余地。

43.什么是减笔人物画?

减笔人物画,为中国人物画的一种表现技法,系南宋梁楷所创。元夏文彦称他的人物画是:“皆草草,谓之减笔。”

梁楷为南宋时期的画家。生卒年平祥。宁宗嘉泰(~)间为画院待诏。梁楷性格狂怪,嗜酒自乐,举止不羁,故有“梁疯子”之称。后因不满画院束缚,而将赐与他的“金带”挂在院内离去。梁楷作人物画,喜以泼墨法,用极其放纵简练的线条塑造人物形象。传世的作品主要有:《泼墨仙人图》、《太白行吟图》、《寒山拾得图》和《布袋和尚图》等。其中《布袋和尚图》最为人们熟知。作品以工整笔法画眉目,粗放的笔法画衣纹,对比鲜明而又和谐统一。人物造型新奇,圆颅硕躯,笑容可掬。

梁楷的减笔人物画强调人物生动的神态,人物面部的夸张表现与衣纹破笔放浪地写出,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崭新画风。他的绘画强调的是“移其形似而全其骨气”,追求的是“以形似之外求其画”、“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的境界。梁楷的减笔也正是他放纵性格的流露。

44.什么是古人所讲的“十八描”?

“十八描”是古人所总结的线的各种描法。通过线条的力度、节奏、韵律、气势等美感效果来表现对象,以传达作者的情感。这18种描法为:高古游丝描,铁线描,混描,琴弦描,柳叶描,马蝗描,枣核描,橄榄描,曹衣描,丁头鼠尾描,蚯蚓描,枯柴描,撅头描,折芦描,减笔描,竹叶描,战笔水纹描,行云流水描。这些描法实际上可基本分为之两大类。一是中锋行笔,要求力度均匀,笔划粗细一致,其效果圆润饱满。如铁线描、琴弦描、高古游丝描。二是在行笔过程中笔锋不但有上下起伏及左右摇动的变化,而且行笔节奏也不同,从而形成多变化的线条。如:兰叶描、柳叶描、行云流水描、战笔描等。无论哪种描法,都是为了更好地塑造形象不是为了“描法”而描。

45.什么是泼墨法?

泼墨法是中国画大写意用墨的基本技法,讲究的是以饱满的笔墨在生宣纸上纵情的挥洒,塑造具有墨采飞扬的艺术形象。

泼墨法用笔宜选羊毫大笔,大笔软毫能吸含大量的水墨。泼墨强调在一笔中包含各种墨色的变化,要做到这一点也并不难,关键是在蘸墨的时候,如何将不同的墨色分别吸入。蘸墨时可先蘸淡墨,然后再蘸浓墨,也可先蘸浓墨再蘸淡墨。如果笔锋较大,笔锋可一半蘸浓墨,另一半蘸淡墨。由于笔锋中同时含有不同的墨色,所以笔落在纸上,也就会自然产生丰富多彩的水墨效果。

中国大写意画家无一不善用泼墨法,其中大写意画墨荷叶,最能体现泼墨的神采。白石老人87岁作的《荷花鸳鸯图》,大笔随意挥写,泼墨如倾泻,淋漓酣畅,以不同的墨色写出荷叶的前后层次,使观者人心大快。这便是泼墨的感染力。

46.什么是“皴法”?怎样分类?

皴法是用以表现山石和树皮的纹理的笔法。历代画家根据山石的地质结构外形,树木的表皮状态而创造的表现程式。随着自然界的变迁改造和绘画技法的演进,各种皴法将会不断发展。

唐朝以前,山水画中的山石是“空勾无皴”的。到唐末、五代、北宋时期,山石才有皴,这是山水画的一大发展。前人对自然界的山石经过长期的观察、体验和积累,终于总结出表现山水纹理、质感、体面关系的造型手段——勾、皴方法。传统的皴法种类繁多,常见的皴法有:长披麻皴、短披麻皴、米点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拖泥带水皴、云头皴、雨点皴、折带皴、豆瓣皴等。在实际生活中,山石质地是多种多样的,山石纹理和风貌也是丰富的,单一的皴法往往不能满足表现上的需要,故而常常将几种皴法结合使用。

47.什么是中国画的点法?

点,是中国山水画的重要表现形式,点法,就是点的基本表现技法。在一幅中国画作品中,近景中的点是作为苔点出现的;中景的点是作为小型植物出现的,为草丛或灌木的一种表现形式;远景中的点,便是树木的表现形式。

点又可以调节画面的气氛,使画面充实,产生苍茫郁茂的感觉。点还可以调整画面的结构,补充原有的虚实不足。费汉源《费氏画式》中谈到:“若笔有脱节,苦可以接也。皴有遗漏,苔可以补也。”

点和皴一样,是随着中国画的成熟发展而不断地增加风采。点法已成为流派代表人物的风格标志。如董源山水的特征之一是圆笔竖点,巨然是焦墨重点,倪瓒是侧笔横点,沈石田则是逆笔圆点……

历来画家十分注重点的研究。其中石涛的论述尤为精辟,他论道:“点有雨雪风晴四时得宜点,有反正阴阳衬贴点,有夹水夹墨一气混杂点,有含苞藻丝缨络连牵点,有空空阔阔干燥没味点,有有墨无墨飞白如烟点,有似焦似漆邋遢透明点,更有两点未肯向学人道破:有没天没地当头劈面点;有千岩万壑明净无一点。噫,法无定相,气概成章耳。”

中国画的点不下数十种,主要有:个字点、介字点、小混点、大混点、鼠足点、菊花点、胡椒点、梅花点、垂藤点、松叶点、水藻点、尖头点、柏叶点、藻丝点、梧桐点、椿叶点、攒三点、垂头点、平头点、破笔点、仰头点、刺松点、仰叶点、聚散椿叶点、攒三聚五点、杉叶点等等。

48.什么是渲染?什么是烘托?

渲染是指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增加质感和立体感,加强艺术效果,亦可作“设色”解。清代恽寿平谓:“俗人论画,皆以设色为易,岂知渲染极难,画至著色,加入炉篝,重加锻炼,火候稍差,前功尽弃。”

烘托是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轮廓渲染衬托,使其明显突出。如烘云托月,以及画雪景、雨景、雾景、晨昏、流水、白色的花鸟和白描人物等,一般采用外罩、围染的烘托方法。

中国书画艺术名家专项课题高级课程研修班

(第十期)

立项号:主办单位:美术学院

杨宝树山水画创作课题班

杨宝树,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高研班导师(主讲教师),中国人民大学画院高研班导师、特聘教授,江苏省希望诗书画院副院长,希望工程江西慈善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永济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老河口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内外展览并获奖。出版个人画集有《宝树山水画》,《杨宝树山水画集》等。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发表作品近千余幅。

杨宝树山水画创作课题班起点高、水准高、标准高、平台高,在这里,杨宝树导师(主讲教师)帮助学生提高思维意识,精心指导,学生绘画水平有所提高,扩展人脉,获得机遇!带领学员实景写生,因人施教,旨在提高学员综合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开阔艺术视野,为学员今后的艺术道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您还将收获:学员作品展机会、集结画册,官微进行书画推广、报纸专题介绍、优异学员将参加全国艺术展等…

本课程班招生夏媛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画基础知识48问,非常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