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杨潇
近年来,作为中部地区非典型内陆县市,老河口市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立足地区禀赋,厚植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十三五”时期,老河口市年均经济增速7.8%,在年湖北省县域经济考核中,老河口升至二类县市第6名,并且连续8年蝉联“全省县域经济工作先进单位”。
产业转型升级
2月3日,一辆辆满载光电产品的货车,从华中光电产业园平稳驶出。随着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安防监控、红外测温仪等设备需求大增,园区10余家企业也随之迎来发展机遇。
错落有致的现代化厂房,平坦宽阔的绿荫大道……在老河口县域经济的版图上,眼前这座占地亩的产业园,全部达产后可形成近50亿元的年产值。从一张蓝图到一个产业集群,从一家企业到一个园区,短短3年多时间,老河口华中光电产业园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历程,就是“十三五”老河口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老河口市坚持创新驱动,持续优化产业发展格局,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瞄准数字化、智能化持续做优做强,光电、循环经济、木业家居等产业快速集聚,跑出产业培育“加速度”。目前,长源朗弘、必印控股、重庆顺博、鼎丰木业、香园食品等一批行业头部企业纷至沓来,5G智能网联、氢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异*突起,国家级高新区创建正式启动……老河口县域经济争先进位支撑有力。
“一个县如果形成两到三个或三到四个产业集群,就可以使县域经济的稳定性大大加强,因为有了牢固的经济支撑点。”在老河口市委书记张学林看来,发展县域经济要走好产业集群化发展之路。
年,老河口市五大产业集群预计完成产值亿元,占工业总产值66.3%,创历史新高。
夯实生态根基
老河口市地处汉江中游,坐拥54.8公里汉江岸线,是名副其实的汉江生态经济带绿心,也是长江十年禁渔的主战场之一。“现在我的收入比以前逮鱼还高些,说不定以后还要加大面积,注册个合作社。”47岁的渔民秦勇波上岸后,依靠*府安置补贴,流转了亩土地种植西瓜、红薯等供港果蔬,年上岸当年就实现了转产增收。
年7月1日,汉江老河口段实行禁渔令以来,老河口市一手抓渔民转产安置,一手抓常态化汉江禁渔执法,双管齐下,统筹联动,共护一江碧水浩荡东流。
摄影:魏铼刘兵陈国鹏
近年来,老河口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汉江禁渔、污染防治、国土绿化等工作精准发力,城市颜值大幅提升,群众生态获得感显著增强,汉江绿心成色更足。“十三五”期间,老河口市累计投入4.8亿元,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年空气优良率达80%,汉江老河口段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完成“两非”整治和临时砂石集并中心建设,11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西排子湖国家级湿地公园获批,以综合评分第一名通过“绿满襄阳”三年提升行动考评验收,荣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单位”“湖北省绿化模范县市”等荣誉称号,年成功创建湖北省级森林城市。
彰显为民本色
汉江滩涂,果蔬基地掩隐其中。曾经荒芜的沙洲,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绿岛,万余亩的果蔬基地更是群众致富的花果园。
在府洲村多亩蔬菜基地里,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装运菜薹。好水质、好生态、不施化肥,特殊的禀赋造就了王府洲果蔬的品牌,口感和品质也深受认可。
59岁的村民刘春华,就在家门口的蔬菜种植合作社上班,不仅离家近,每月还有一两千的收入。
近年来,老河口市坚持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重点聚焦畜牧、水产、果蔬、中草药四大特色产业,配套加工、物流、仓储等产业,深入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提升产业综合效益,稳定推动群众脱贫致富。
年,老河口市共发放1.64亿元各类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及救助资金,农村低保标准提升至元/月;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万元,是年的1.5倍。产业提质增效正在帮助老河口敲开“乡村振兴”的大门。“十三五”以来,老河口市3.6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攻坚顺利通过湖北省级验收,初步形成稳定长效脱贫机制。
来源:襄阳日报通讯员陈国鹏许帅杨凯
编辑:袁娜
责编:申晖
主办:襄阳市生态环境局
运营:襄阳日报新媒体集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