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远山的家国情怀
——回忆在总后均县片区的岁月
文/邓龙
讲述:陈家国
1从“八七”起步
年4月,我从老营公社来到总后工程筹建处参加工作,当时一起到筹建处报到的有32个均县本地学员,这些学员被编成学员连队,除了正常的学习以外,还要参加基建工作。不久筹建处对我们进行工种分配,又送我们到武汉工厂进行技术培训。我分的工种是铸造工,翻砂的活又苦又累,但是对于从农村到工厂的我来说,这些苦累的活算不得什么,因为吃苦耐劳是我们农村人的本质,我是农民的儿子,不能给农村人丢脸。我初中毕业就从农村到了工厂,这是我一生中的重要转折,从此我与三线工厂结下了一辈子的缘。
年4月,三线指挥部陈跃陆主任来到筹建处召开均县片区各筹建处投产的动员会,筹建处设立生产指挥部,由筹建处主任安海道担任。4月15日,指挥长安海道一声令下,全筹建处职工进入全面投产工作,无论干部还是工人,也不管是技校毕业生还是学徒工,都被分配到个生产车间,那场面热闹红火,振奋人心。
这年6月份,我们铸造班接到任务,制作大型立式钻床。任务就是命令,铸造班进入紧张忙碌的工作状态。立式钻床有两米多高,这种设备即使是武汉这样技术雄厚的老厂,也是头一回制造,何况是刚刚组建的筹建处呢。我们不等不靠,自己动手开炉炼铁,制作毛胚件,两天开一炉,实行两班倒,一班干十个小时,人歇炉子不能歇。筹建处的技师田泽刚同志亲自下一线指导总装工作,田技师是从厂调来的技术骨干,当时已经有四五十岁了,跟我们这些年轻的学徒工一起比着干。他从不摆架子,累了困了靠墙眯一会,在工作现场连续干了六天,直到第一台立钻装配出来才回家休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这种对待工作极其负责的态度,对我们年轻人触动很大,大家都憋着一股子劲儿,没有人挑三拣四,更没有人叫苦叫累。
首台立钻制造出来后,全处职工在食堂里大会餐,大家既高兴又激动,席间开怀畅饮,将一周的辛苦和一身的疲倦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年,我们铸造班被总后武汉工厂局授予青年班荣誉,这是全班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对我今后的成长也是一种激励。
年5月,为了解决生产生活用水,筹建处要在山顶上建两个储水池,上至主任安海道、*委王启汉,下至普通职工,甚至家属们都参加了修建储水池的义务劳动。领导身先士卒,全处老少齐上阵,挑水泥砂子的、背红砖的、抬水提水的,所有能用的工具都派上了用场,那场面真叫人欢马叫、群山沸腾,喊声、笑声、号子声混在一起,热闹非凡。原来到山顶根本无路可走,一天下来,硬是被两百来号人踩出了一条明晃晃的山间小路。后来,在厂领导的带领下又利用业余时间修路,从山洞口一直修到汽车队,完全靠全厂老少爷们自己的力量铺起了一条标准的水泥路,至今仍在使用。
年,在安海道厂长的提议下,工厂办起“七?二一”工人大学(脱产学习),这在均县五厂一院中是第一个建立工人大学的单位。我被推荐上工大,这次学习对我这个从农村来的初中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如饥似渴地学文化,学技术,通过一年短暂的系统学习,我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中逐步成长为一名管理技术骨干。
安海道厂长是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他关心同志,为人直爽,敢想敢做,敢为人先,在他领导下的工厂创造了很多“第一”。例如,第一个制造立钻,第一个建起电影院,第一个办起工大,第一个在外地建窗口(老河口分厂)等等。单就办工大一事,就表明他很重视科学技术,办工大在全厂职工中反响很好,形成了比学赶帮的学文化,学技术的浓厚氛围,这在*治挂帅的那个年头是难能可贵的。
2在“八五”历练
年元月1日,我离开工作生活十年的工厂,调到临近的兄弟单位工厂。当时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我以一般干部的身份调到厂,先分在劳资科做定额员,后来在我的要求下,分到一车间搞技术工作,从车间技术员干到车间副主任,从搞技术逐步过渡到搞管理,这对于我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锻炼。
年,全*企业管理研修班在南京举办,我通过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南京总后研修班学习企业管理,毕业后又回到厂一车间担任车间主任。一车间当时是有色金属铸造车间,也是全厂最大的车间,全车间有多人,如何管理成了我当时思考的头等大事。首先是转变管理理念,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我应用从南京专修班学到的管理知识,结合车间实际,从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和谐的工作氛围入手,让大家在一车间这个集体中有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是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实行公开透明的网格化管理。从考勤纪律入手,严格考勤制度,严格产品的成本、质量考核,严格奖惩制度,每周召开讲评会,人人都做讲评宣传员,让管理制度深入人心。正人先正己,我每天提前到车间,检查考勤,下班后检查卫生、安全,一门心思扑在车间里。通过一系列的严格管控,把原本脏乱差、苦累重的铸造车间变成了全厂的先进车间,不但工作环境改善了,职工的收入也提高了,其他车间的员工纷纷要求调到一车间工作。
年,一车间分为三个车间,我被工厂任命为生产副厂长,从此走上了领导管理岗位。
我在厂工作了17年,对我印象最深的是*用六管加油车的试制。年是工厂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受*品锐减和市场影响,厂一直处于下坡路。年底,在得知总后*需生产部从芬兰引进了两台加油车的消息后,工厂领导积极与部里相关部门联系沟通,力取能拿到这单产品的试制任务。腊月底,离年关越来越近了,经研究决定让我带队押车去北京拉回样车,历经风雪,往返行程两千多公里,终于在腊月廿七将样车安全拉回工厂。
年开年,我受命主持加油车试制工作,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差不多每天夜里11点才回家,家务事情一概甩给爱人,以至于老婆抱怨我说,家里啥不管,出门啥都管。在试制过程中,为了保证整车的整洁和光洁度,我坐镇总装车间,要求上车的技术人员每次必须穿干净的工装,带洁白的手套,工具要提前擦拭干净,不留一点污垢。在安装驾驶室的时候,要求车间从商店里买来新床单铺在上面,技术人员脱鞋上去趴在床单上操作,确保车子外观的整洁,不留擦痕。整车装配完毕盖上帆布篷,不得沾水落灰。
对待这台试制的加油车比对待自家的孩子还要细心,生怕哪儿磕着碰着,过不了部里的验收关。幸运的是*用六管加油挂车顺利通过了部里的验收。这年7月,工厂组建七车间专门生产六管加油挂车,12月工厂成立技术中心,当年生产台车,年产品业务收入万元。
工厂打了个翻身仗,从此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3到“零二”受命
年12月,中国新兴(集团)公司(总后下设的机构)领导范英俊、施大峰找我谈话,让我到附近的兄弟单位工厂担任厂长职务。当时的由于战略转移中的失误及其他因素,工厂面临停产状态。我临危受命,与来自厂的陈定有书记一同赴工厂复命。此时正值年底,距离年关已近,厂的职工却三个月没有领到过薪水了,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拖欠职工工资的问题,钱从哪儿来?上任伊始就遇到这么棘手的事情,搁谁头上谁不恼火?
通过对工厂摸底调查后,我与陈书记一起到部里去汇报情况,另外找部里借钱补发工资。到了部里见到范英俊(总经理)、哈树旺(主管财物老总)、黄俊峰(*委书记)等领导,我将情况汇报后直接提出借万元发工资,领导们面有难色,商量了半天,主管财物的哈总只答应借给50万,我一看这也差的太远了,当时也不知道哪儿来的冲劲,就拍着桌子站起说,你们了解下边职工的处境吗?三个月没拿过一分钱,还怎么生活,还怎么工作?今天拿不到钱我就不干了,你们另请高明吧!说着我离开了会议室,直接回到部招待所。黄俊峰书记赶到宾馆找我谈话,最后答应再加50万元。这一巴掌,我得罪了某位领导,但多争取到50万元的救命钱。万的缺口,只解决了一半,腊月廿三过小年,我又赶到武汉找熟人帮忙筹借来一笔钱,廿八带着借来的钱赶回工厂,总算过个安生年。
这样靠借钱发工资也不是办法,必须突破这个怪圈。当时,厂在战略转移中既不量力而行,也没有科学决策,更没有稳步推进,统筹兼顾,而是一哄而上,说走就走,致使上边的*品任务下来了,老厂的机器设备已经拆迁了,等设备到了新厂再安装调试,黄花菜都凉了。这样的情况下,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品就更成了稀缺物,再加上民品销售市场不好,越生产越亏,新产品开发无望,从部里要钱还不够发工资了。在这种情况下运行了七个月,年8月末,我和陈书记联名向部里递交了停产申请,从此后,工厂进入停产状态。
二十多年来,听惯了作息的号声突然不响了,锅炉房不冒烟了,澡堂子、蒸饭车和打开水的地方都关了,液化气也停止了供应;生产车间大门紧闭,全厂上千号职工离开各自的岗位回家了。老*工们献了青春,献子孙,一家老小都在厂里,工厂停产了,他们心中的天也塌了。望着一双双焦灼的眼神,我的内心饱受煎熬,我来的初衷是为了盘活这个厂,为此,我多次跑部里要资金要项目,极力想让厂起死回生,重振雄风,然而事与愿违,现在却停产了。
停产期间,我发动职工生产自救,不能等、靠、要。考虑到工厂还有一部分的生产能力,利用现有设备和技术人员,能否按照原有产品先组建几个新公司,以小搏大,走滚动式发展的路子。后来陆续组成了制桶、扣子、膨胀箱等几个新公司,这样既能让闲置的设备运转起来,还能解决部分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增加职工的家庭收入。
0年6月,部里调我到工厂担任副厂长,同时兼任常务副厂长,第二年担任厂长。历经二十年的风风雨雨,我又回到了人生的起点。
那时候厂也正面临着和同样的状况,零七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情感,我忧心如焚,考虑再三决定照方抓药,在总厂及两个分厂组建了几个新公司。
但是,由于那个时代的种种因素,这两家企业最终还是难逃破产重组的境遇,令人扼腕叹息。
而这种以小搏大的滚动式发展模式得到了范英俊总经理的赞许,被他称为“大船搁浅,小船逃生”的模式,对停产企业求生存,谋发展有借鉴意义。
回忆往事,感触颇多。我这一生与三线工厂格外有缘,两地三厂,风风雨雨几十年,退休后本可以到大城市定居,但我依然选择了与三线工厂作伴。我从一个农村娃儿走进工厂,亲自参加了三线建设的火热场面,亲身经历了三线从建设到鼎盛再到改革调整,个中滋味,难以言表。此时此刻,我想起了许许多多的过往,想起老*工们战天斗地的场景,想起建设三线付出的血汗,想起在大山里那曾经繁荣的工厂......在此,我只想说,三线是我们的家,一辈子离不开她!
陈家国,湖北丹江口市人,年进厂,历任工厂技术员、车间主任、副厂长,工厂厂长、工厂厂长,现定居襄阳市。
(责任编辑:邓龙)三线——我们曾经的家园
记住三线!记住三线!
小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