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记者走访了老河口市多个乡镇和产业园区,该市依托当地有利资源,统筹推进农村“两基”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建设美丽乡村,部分乡村已焕发出勃勃生机。
据了解,近年来老河口市大力开展以“一点一线一园一街一业”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示范工程建设,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积极探索具有老河口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道路,加快补齐制约农村发展的短板弱项,全面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
老河口市委书记张学林表示,“十四五”时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力期,是农村全面小康后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转变的关键期,是开拓“三农”发展更大空间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推进“一城两心”高质量发展、打造汉江流域滨江精致城市典范和城乡共同繁荣样板的重要五年。
依托奇石资源“一点”建设亮点纷呈
老河口市光化街道办事处西关村汉江奇石非遗文化产业园,是目前襄阳市唯一一个以汉江奇石作为核心发展的文创园。自年以来,老河口市西关奇石村依托独有的文化资源禀赋,园区新建奇石馆、民俗馆、木版年画展室等10家展馆,吸引河南、陕西等周边地区奇石、砖雕、玉雕等40余家企业意向入驻。
西关村一步一景。
文创园奇石馆建筑
馆藏奇石
4月12日,记者走进西关村汉江奇石非遗文化产业园,该园位于老河口市北郊的西关村。在园区内,随处可见拍照的游客,各种石头工艺品、群像雕塑吸引着游客驻足。村*支部书记刘国春介绍说:“每到周末和节假日,这里都要安排疏导交通,全国各地都有朋友到这儿来参观。”
据介绍,文创园的起源始于村民刘小群,他一生专注玩石、赏石、藏石,特别是对汉江的石头情有独钟,因为汉江水墨石画面黑白反差大,它所形成的纹理有的像人物,有的像飞禽走兽,极具观赏价值。在刘国春的带领下,记者走进汉江奇石博物馆,各种人形花鸟石、文字石以及远古动植物化石陈列其中,栩栩如生。
刘国春说:“汉江奇石文创园总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覆盖西关、徐家滩、老县城三个村,目前已建成奇石展览馆10个,常年展出各类汉江奇石38万件,总价值超1.2亿元。”
老河口市乡村振兴办副主任谢国清表示:“西关奇石村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美丽乡村项目,几十万件的奇石汇聚在一起,不仅将汉江文化展现出来,还打造出一个衍生产业链,形成文旅结合的典范。”
当前,西关村正在发展汉江奇石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以文铸*、以业兴乡,特色引领、融合共进”的发展之路。
据悉,项目全面建成后,年接待游客量可达50万人次以上,带动产值万元,解决就业人口人,拉动当地居民年收入增加元以上。
美丽乡村统筹推进“一线”环境明显改善
近年来,老河口市依托“四好农村路”“美丽乡村路”建设,统筹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洁化、净化、亮化,生态、生活环境同步改善,实现了“村村通、路路畅、环境美”。
航拍美丽王府洲。
美丽乡村晨光村。
4月12日,走进老河口市酂阳社区王府洲江心岛,岛上拥有八一、太山、晨光、府洲四个行*村,四个村互联互通,环岛沿线道路整洁有序、绿树成荫,酂阳街道府洲中路成为特色农业观光“旅游路”。
据了解,近年来,老河口市酂阳街道办事处把王府洲绿岛四个村作为同步发展的重点,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产业发展和促进乡风文明等举措,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自年10月以来,老河口市酂阳街道办事处整合多万元资金,全域推进各项基础设施以及绿化、洁化、美化工作,打造一村一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酂阳街道书记康祖全介绍:“王府洲是老河口市的江心绿岛,我们正在推行乡村振兴的战略,引导四个村民小组谋划蜕变,依托现有果蔬种植基地、观光娱乐,打造文旅融合发展,让生态好、环境美、百姓富成为主要目标。”
由于整个王府洲绿岛都是由河流冲积而成的江心岛,土地都是沙土地,特别适合种植西瓜、花生、包菜、萝卜等蔬菜。晨光村益田蔬菜合作社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入股分红和吸收村民就业,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带动周边村民增收,形成了一个产业有发展、村集体经济有收入和村民增收的“三赢”局面。
同时,该村还积极对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道路统一刷黑,配套铺设下水管网,建设游乐园和娱乐广场。
老河口市乡村振兴办副主任谢国清表示:“乡村振兴不仅要塑造好王府洲岛上的生活环境,还要引导村民致富增收。未来的王府洲将形成‘八一的月季、府洲的果蔬、太山的金桂、晨光的百竹’四个特色村,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汉江绿岛。”
吸引乡贤返乡创业“一园”建设扎实推进
近年来,老河口市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原则,鼓励支持各乡镇街道规划建设轻工产业园区,鼓励引导外出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吸纳群众就地就业、创业致富。
工人正在对山药进行分拣包装。
4月12日,记者走进酂阳社区府洲村,该村打造“王府洲供港果蔬基地”,将果蔬产品直通粤港澳,通过电商把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基地负责人郑伟是一名80后小伙,是村里吸引乡贤返乡创业的典型。他告诉记者:“我们王府洲以及周边省份的果蔬,都可以通过我这里直发粤港澳。”
据了解,郑伟原先在广东东莞润丰蔬菜交易中心从事蔬菜批发生意。年10月,得知村里要搞“美丽乡村”的消息,他返乡创业。目前,郑伟已经流转了该村多亩土地进行种植蔬菜,直供广东、香港、澳门。
记者了解到,为了延长蔬菜的销售周期,村里投资万元建了一座冷冻库,通过拼多多、淘宝等电商销售平台,每天都有几百单,最高峰能一天接到个订单。
村支部书记吴延林介绍说:“供港基地的成立,不仅破解了传统蔬菜销售难的问题,还带动村里的产业结构根据市场进行调整,解决了销售端,村民的收入增加了,种植的积极性也变高了。”
老河口市乡村振兴办副主任谢国清表示:大力吸引返乡人才,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据统计,目前老河口市仙人渡镇循环经济产业园、李楼镇华中木业家居产业园、薛集镇渔业产业园、光化街道华中光电产业园等园区“遍地开花”,吸收本地农民就业人。
特色乡村宜居宜业“一街”改造成效显著
近年来,老河口市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把乡镇当成城市建设,坚决整治各类不文明行为,培养群众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提升农村群众文明素养,提升集镇规划建设、精细管理水平,加快推进绿化、亮化、洁化、硬化、美化“五化”建设,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的集镇面貌。
4月12日,记者走进老河口市薛集镇潘洼村,该村自年以来,结合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平安乡村等项目实施,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
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
走进薛集镇潘洼村,笔直的水泥乡道旁是青青的麦苗、艳黄的油菜花,映入眼帘的是“建设美丽乡村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标语。
据了解,该村充分挖掘移民历史和渔村耕读文化,精心设计打造“耕读亭”“九成巷”“状元桥”“同心湖”等景点,展现本土文化独特底蕴,推动移风易俗,发挥好村民道德讲堂作用,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弘扬传统美德,倡导乡风文明新风尚。
同心湖
同日,记者还走访了老河口市仙人渡镇茹家湾村,该村利用区域自然花卉苗木、山水环境,打造以古树古庙观光、民俗体验和养生休闲为特色的生态旅游乡村。
据了解,该村临近老河口市登云湖景区、李家染坊美丽乡村等较为成熟的旅游热点打卡地,每到天气晴好之时总是游客爆满。为更好地承接这些旅游资源,纾解李家染坊客流压力,仙人渡镇依托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出“森林氧吧”幽静山居茹家湾,拓展延伸了当地乡村旅游线路和业态发展链条。
乡村壁画
老河口市乡村振兴办副主任谢国清表示:“乡村振兴就是要把规划蓝图一步步变成了现实,完善各类配套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硬件基础设施水平,美化集镇‘颜值气质’,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聚焦农村产业发展“一业”发展逐步壮大
近年来,老河口市聚焦畜禽、水产、果蔬、中药材四大产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造特色产业体系。
洪山嘴镇梨园基地
4月12日,记者来到老河口市洪山嘴镇,该镇近年来发展梨树、桃树种植,大力探索花期旅游经济和优质水果产业,形成集种植、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引导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
洪山嘴镇属于丘陵地带,有悠久的水果种植历史,现有优质水果基地亩。近年来,该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利用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梨桃产业为重点,打造老河口市“有机谷基地”“精品果园示范园”,注册“湸滋”有机水果品牌,成立了“江盛达农业有限公司”和“三春果品苗木专业合作社”,依托“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每年外销梨桃达到1吨,其中梨吨、桃8吨,年产值1.8亿元。
同时,该镇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按照“以小农户形成大规模,建设产业链,扩大扶持覆盖面”的发展思路,引进、实验、推广优良梨桃种植,并推行“五统一”的标准种植,即统一提供优质种苗、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培训和服务、统一种植规程、统一销售,从而实现农户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洪山嘴镇*委书记周华伟表示:“洪山嘴镇独特的地理气候特征,适合发展水果经济,通过乡村旅游的带动,不仅可以拉动农家乐、民宿等经济的发展,还能增加农户的收入。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打造以水果和旅游为特色的旅游小镇。”
老河口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韩建立表示,当前,老河口市通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涌现出洪山嘴镇苏家河水果专业村、薛集镇马岗水产产业村、竹林桥镇贺湾畜牧产业村等一批特色产业村。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4万元,增幅约45%,初步形成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
老河口市委书记张学林表示:“老河口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三农’领域补短板强弱项为根本动力,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十四五’‘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石。”
来源于
荆楚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