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读书班茶规的解读与茶叶贸易研究中的几
TUhjnbcbe - 2021/7/9 20:43:00
微信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bcutexas.net/chaoliu/xinchao/1608.html

茶规的解读与茶叶贸易研究中的几点思考以—《晋商史料集成》中十种茶规为例

主讲人:*

撰稿人:徐嘉晨

年2月5日晚,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商业金融史读书班如期举行。本次读书班采取线上形式,由宋史研究中心*老师做了题为《茶规的解读与茶叶贸易研究中的几点思考——以晋商史料集成中十种茶规为例》的报告。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刘秋根教授、兼职研究员常忠义先生及各位硕博士研究生,通过线上形式参与此次报告。

本次报告主要由茶规介绍,《晋商史料集成》中十种茶规概况,运茶路线等三部分组成。

首先,*老师对茶规进行介绍。茶规属于规程类文献,也是商业应用型文献,内容包含茶叶生产运输等各方面。茶规具有实用性与真实性的特点:其主要是针对专项货品采办、运输编写,适应各号不同需求,因此不同商号使用的茶规不尽相同,实用性强;又由于茶规属于从业人员技术硬性要求,也是必修教材、因此人为干涉因素少,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基于茶规的这些特性,它能更能够准确的反映一些重要的经济信息,如不易改动的总体行程、办货标准、税金底例、平码银色、度量衡等。

然而,茶规在利用中也存在三点显著的困难。第一点是成书时间难判断,茶规与账册、信稿等记时性资料成书时间标的有异,首次成书时间难判断。第二点是归户难,由于茶规誊录、创作习惯难以归户。第三点是发掘利用难,由于成书时间判断和归户困难,影响了对材料的应用,但是茶规注重可操作性和真实性,仍能提供准确详实的历史信息。

目前,学术界对万里茶路的地理定位已有剖面研究,但较少,茶路的具体地理定位对研究市场形成有重要作用。*老师认为,万里茶道是商路的集合体,形成于区域性的交通动脉,因此,茶道也是个域的概念。而茶路地理定位的研究,也就需要茶规、路规、杂货规等详实的民间材料的补充。对茶规的研究,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史的发展。

其次,*老师介绍了《晋商史料集成》的十种茶规概况。

第一种是清中期《洋楼洞、洋楼司买茶规程》,该规程主要是某商号在湖北羊楼洞和湖南临湘买茶、运茶的记录,包含了收茶、制作、运输等各个环节。其采办的茶叶全为外销茶,路线为两湖茶叶由羊楼洞出发的运输路线。这一茶规体现了晋商在太平天国起义后,从武夷办茶战略转移到羊楼洞的历史问题。此时的山西商人在实际经营中,注重控制运输途径,参与到茶叶的生产过程中,帮助了当地茶叶生产技术提高。

第二种是清中期《武夷买茶规程》,主要是关于福建武夷山地区办茶事项。除其他一般信息外,该茶规详细记载了不同等次的茶叶形态、颜色,同时,通过其中运输与平码比兑,可看出其运输范围极广,横跨晋商西北、东北、华北、远东四大贸易区。另外,这一茶规后还附有三份药方,较为特别。

第三种是光绪二十七年《办红黑茶埠规矩沿路厘金章底》,该茶规以安化外销红黑茶砖为主,对脚价、厘金、关税记录较详。该茶规产生于晋商在武夷办茶失败以后,在加上《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签订后俄商在羊楼洞的竞争,安化茶业经营更加受到晋商的重视,逐渐发展壮大的历史背景下。这一茶规累计时间较长,运输路线多次变化,有明显清代后期特色,且后五章属民国时期,包含与外商洋行交易的新内容,且与运茶无关,交易地点也转移到汉口,或是涉及企业经营转型。另外,茶规中较特别的是包含了行商遗要,以及明确体现了成书、誊录的时间。

第四种为宣统二年《庆喻堂办茶、办杂货规程》,这一规程并不完全是记录茶叶运输,还包含了大量杂货的记录。茶叶部分记录了湖南安化和益阳办茶后的运输路线、厘金等,其中有二十四种茶叶的记载,这些茶叶许多并不是外销茶。由于其中记录了许多其他货品的运输,可以看出茶路不是单一运输路线,与其他货品运输路线有重合,可以通过各杂货运输路线来判断茶路。

第五种为清代《各地发茶规例》,通过办茶地点以及运输路线,可以推断应是清代后期的文献,该茶规主要详细记述了茶叶运输途中的装载方式、脚价核算、关税厘金缴纳等。运输计量单位主要分箱、串、篓、担、车、驼,脚价即按这些单位计算。在以担、车、载为单位运输时,也有“外捎”惯例,外捎是指在运输外免费捎带,大多是捎带一箱、一串。此外,文中也多次出现第一人称的嘱诉,较有特点。

第六种是清代《安化办红茶规例》,这一茶规应成书于同治之后,主要内容围绕安化采办红茶、黑茶,其中对制茶工费、包装工费、茶产地做了详细地记载。通过茶规中关于厘金和脚价的记载,可推断出其运输路线,在茶规中多次出现湖南、湖北段的厘金关卡,但只记到汉口、天津、通州段截止,因此推测所销茶叶应该在汉口段与外商交易后截止,不再往西、北两地销售,这一点可能是因为晋商的在茶叶交易上失去竞争优势有关。该茶规中还有一则契约制式——包头与江西人立约规例,较为少见,*老师补充到,一般制茶人主要是江西人,而“行栈”一般由湖北人经营,可以进行存货等活动。

第七种是清代《做砖茶用纸规程及各码头规程》,它记载了清代咸丰后期从湖南湘潭、湖北羊楼洞往东口运茶的典型路线,对办茶路线记载较多。其开头很有特点,为路程歌,以及各种吉日、忌日,该茶规还特别对包装方面有详细记载,如东口外贸茶的纸张包装及内票、暗票使用量、规格、价钱及刷票工钱、工人酒食钱、捆箱绳钱等,该茶规也反映了该号对炒工工价的重视、篓茶制做过程以及在制作时每种茶叶有预算斤两。

第八种为民国六年《办茶规程》,该茶规对厘金、人工工价记载较多,同时在茶箱包装方面留下许多记录,如包装用纸裁剪等。其对路程的记载可看出主要是以水路为主,到汉口为止,可能直接从汉口外销。

第九种是民国八年《运费价目及卖茶规例》,这一茶规重点记录了火车车运路段、站点、运费、票价,其中少有平码的记载。该规程对茶运及交通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也可体现交通运输发展对商业贸易的促进。

第十种是民国《市山买茶规程》,主要是关于清代中后期羊楼洞外销茶情况,因此其中涉及道元银、洋利银的换算问题。另外,对运茶过程中的厘金和制茶工价记载也较多,从中可以看到税费负担的严重。

最后,*老师详细讲解了茶路的走向。据茶规文献中记载,茶路从南到北走向,从福建、两湖地区出发到北方的张家口和归化城,前后主要涉及到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河南、山西、直隶等省份。

在湖南地区,主要有两条路,由安化开始,一条经益阳、岳州府、临湘、石头镇、嘉鱼,一条从水路经新店、桃源、常德府通过洞庭湖到仙桃,最后都进入湖北。

江西部分,武夷山茶从崇安入分水关到铅山、河口分两条路,一条由广信府经玉山、常山,进入浙江苏州府,沿大运河北上,一条经弋阳、贵溪、鹰潭、安仁、鱼干、经过鄱阳湖从吴城镇到都昌、星子到德化、瑞昌、黄梅、广济、黄冈到汉阳府。

湖北从茶产地羊楼洞开始,一条经新店黄盖湖水路,一条经蒲圻到老河口后经鹿溪口、嘉鱼、牌洲镇、金口镇集中到汉阳府后,有的装船走水路外销,也有向北走的路,经汉阳、蔡店、汉川、仙桃、沔阳、天门、潜江、新城镇、安陆府(钟祥)、宜城走襄阳汉水水路到唐白河流域到老河口、邓县,还有一条从襄阳府到唐县、赊旗最后都进入河南。

在河南地区的茶叶运输路线,从赊旗发出后,大致分为四条路线:一条经叶县、宝丰、汝州,从汝州分道;一路经登封、偃师;另一条经临汝、白沙、洛阳、孟津在孟县汇合后到温县,进入山西;一条从叶县经平顶山、襄城、许州、郑州、新乡、新郑、李家道口、沿河穿大名府,是十种茶规中最常见的一条路;一条到北舞渡,一路经朱仙镇、开封也走李家道口方向,另一路经扶沟、兰阳进入山东。但是,茶叶出了河南后,主要的走向是山西和直隶两个大的方向。

在山西,从河南进入的道路一条经泽州、高平、长子、鲍店、屯留、沁州、武乡,一条经解州、夏县、曲沃、临汾、洪洞、灵石、介休、平遥,这两条路线在祁县汇合再到太谷、徐沟、太原、忻州、代州,在怀仁又分为两路,西路经左云、右玉、和林格尔厅、绥化六厅往呼和浩特方向,北路经大同、怀安到张家口。还有一路从长子分出,经黎城、涉县与大名方向路线合并。

直隶部分,有经临清关、四女寺镇、定州到张家口路线。从临清关到天津有水陆两条线,水路经大城、郑家口、到沧州方向利用运河到天津,陆路与现京港澳高速、雄安新区有重合。

此外,*老师还提到了平码换算与茶叶包装,并讲解了茶砖内票、外票的含义,以及内票、内飞的区别。

报告结束后,诸位老师、同学进行了热烈讨论。

刘秋根教授提出“行栈”具体作用、发展的问题,以及报告中提到的晋商在羊楼洞不进茶山有一定问题,有晋商在羊楼洞包茶山的资料。“行栈”是一种货栈,供休息、交易,由商人,尤其是有商业家族办理。刘教授也提出生产过程、生产技术也值得研究,*老师认为具体技术问题需要实证,以及晋商注重生产过程,如在包装上就有行业标准,不能简单说脱离不了原始工业化。

张丽博士生问到,江西茶师进入湖南湖北除生计外还有无其他原因?刷票工钱的含义是什么?以及晋商从武夷山采办转到从湖南湖北采办,除了太平天国起义以外还有什么原因?*老师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解答,关于刷票的问题,杨老师认为刷票就是印刷,其中内票、外票具有广告的功能,但具体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对于晋商办茶转移的问题,杨老师认为从武夷山运出,税收过重,而湖南湖北运出的路线相对更短,可以降低运输成本。

与会其他同学也积极发言,提出了不少自己的看法与问题。本次报告内容丰富、详实,通过对茶规的解读,不仅使大家更直观和清晰的了解茶叶运输的路线,也加深了大家对茶规这一材料的认识。特别是对茶规如何使用、研究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另外,茶规也为晋商经营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与思路。从茶规对晋商研究的作用来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该重视其他规程类资料的解读。

审校人:池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书班茶规的解读与茶叶贸易研究中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