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国外的学者认为稻作文化起源于印度或印度的阿萨姆和我国的云南一带。直到20世纪70年代,浙江余姚河姆渡年前稻作遗址的考古发现,极大地冲击了稻作印度起源的说法。后来我国又陆续发现了更早的稻作栽培证据,典型的如年发现的湖南澧县的彭头山稻作遗址,距今年前;年发现的湖南道县玉蟾岩稻作遗址,距今年前;江西万年仙人洞稻作遗址,距今年前,但都还是比较原始的稻作证据。中国史前时代的稻谷遗存,初步统计就有处,其中长江下游35处,长江中游47处,长江上游8处,黄淮流域9处,闽粤台10处。
时光转到今天,研读上述新闻资料,到底汉江一带“稻香千年”文化神韵如何,单凭我这个急性子,三言两语就把小城古今“稻香千年”说得明明白白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庆幸的是年10月5日,我在湖北省老河口市北京路茶馆与一帮八九十岁的老人们唠嗑中,将这一带“稻香千年”的地域文化基本掌握,同时也对汉江农业文化的沧桑巨变感触颇深。
茶馆怀想米帮码头
米帮码头,曾经是一个时代“稻香千年”文化的印证。据《光化县志》记载:清光绪三十年(年),位于大码头上游,丁字街50米处,修建一个宽一丈二尺的斜式梯级码头,从上到下32个台阶。码头下沿河长30米,宽5米,大约有平方米的场地,专供各地货船堆放货物使用。
码头水深3米多,50吨以下船舶均可停靠,是汉江老河口(前身光化县)重要的水上门户。
何正明是个抗战老兵,90岁,少时定居汉江老河口米帮码头巡视街,以经营粮食为生,年“跑老日”(逃避日寇)期间,在汉江对岸参加原国军战地团离开家乡,如今“叶落归根”。
“小伙子,要说文化,任何文化都赶不上稻谷文化给老百姓带来的影响深厚。作为五谷之首的水稻,在历史上一直占据很高的地位,特别是我们这里,像对岸‘谷城’在战国时代就以‘谷国’自居,更不用说汉江米帮码头曾经带动全国各地水稻种植的事情……”何老扯开话题。
喝茶的老人们纷纷介入这个有趣的话题。有的回忆说,解放前,我们汉江码头“72条街,82条巷”,仅粮行、米店就达多家,从业人员近千人,每年粮食吞吐量达17万余石,这些船只运输的粮食上至陕西省安康市,下至湖北省武汉市。
有的回忆说,年抗战期间,米帮码头停靠外地船只处于鼎盛期,因为原来国民*第五战区司令部驻扎在老河口,仅老河口帮船老板余天发一家就帮助运输第五战区粮食、布匹8个月之久,累计50余万公斤。
还有的回忆说,米帮码头的兴起,带动了一方粮食产业。光绪十六年,由知县执掌的钱粮柜,都红火一时。年,以张仲雅为首,创办的蔚丰机器面粉厂,年产面粉3万袋,商标“松虎”享誉各地。年,汉阳商人高云亭筹资,购置两台日本制造的米机,生产的“永泰”大米供不应求。
年,在竹林桥江西会馆耗资块银元修建的粮行,装粮石右……“那时候,我们住的巡视街大小粮行都20多家,各地客商川流不息。尤其是搬运工人,推着木制独轮大把车,将一辆接一辆满载从船上卸下装着水稻的长皮袋运往各家粮行,那场面比现在市内任何街道都壮观。”何正明感概地念叨着。
怀旧是温馨的,汉江米帮码头曾经出现千帆竞发的场景,也正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汉江流域“稻香千年”文化是何等的醉人,其发展轨迹也是值得我们去寻味的。满仓细讲“莲花井”
说起莲花井村水稻文化,满仓最有发言权。民间说:“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也就是说,在稻农们开始一年辛勤劳作的时候,苦出身的老王出生在莲花井村,父母出于一种美好的期望,恩赐给他一个雅号“满仓”。遗憾解放前社会动荡,雅号“满仓”的老王也不得不拄棍子去讨饭。解放后翻了身,扬眉吐气。集体化后,又是当村干部,又是进城当粮食加工厂工人。
此时此刻,听着茶馆一帮老人谈及老河口米业稀罕事,满仓也踊跃参与,还发表不少从村里到市里米业巨变的高论。
满仓回忆,解放前,莲花井村土地贫瘠,盗匪猖獗,全村40多户,人均3亩地,亩产多斤,遇上灾年几乎颗粒无收,辛辛苦苦耕作一年到头,还填不饱肚的苦日子,让不少村民沦为乞丐、流民。解放后,又赶上三年自然灾难,农业歉收,几乎村不举烟,户户断炊。
活下来的满仓也是有苦难言。上世纪70年代初期,莲花井村利用修建排子河水利工程机会,更新种植水稻的品种,调整种植水稻的面积多亩,亩产首次突破斤,实现了旱涝保收。那时候,竹林桥镇上宣传委员专门撰文描绘了莲花井村“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繁荣景象呢,“要是全市各村都要达到‘莲花井’村水平,那么实现‘人人有米吃,村村有余粮’目标就不是一句空话。”也是因满仓有功,才被破格批准进城到粮食加工厂上班。
满仓说,莲花井米业是竹林桥镇10家精米加工企业的领头羊,日加工能力达到吨,通过水稻订单农业,亩均可增收多元。这时,老人们说,老河口利用碎米提取大米蛋白成功,也是一道风景线。
与满仓唠嗑中,我还获知一个信息:今年中籼稻产量同去年相比呈持续性增长态势,出售价格也比去年上涨,虽然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农民收入还是有较大幅度提高。
由于莲花井村种植水稻的水是汉江水,加上气候适宜,因此中籼稻大米颗粒饱满、晶莹如玉,米饭柔软适口,醇香绵长,好看好吃,让人回味无穷。”满仓说,“如果说中籼稻大米是汉江的黄金名片,那么莲花井村水稻就是老河口的白金名片”。
以上浅文,或许就是我们汉江码头城市与其他地区“稻香千年”不同的文化遗风吧。
来源/粮油市场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