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千年文字会说话石碑解开百年密胡太师墓
TUhjnbcbe - 2023/4/13 23:15:00

咸阳伊协白宝存

胡太师墓园

咸阳,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统一封建王朝的都城,丝绸之路的第一站。

咸阳渭城遗址

咸阳东十余公里处,有个胡家沟村。它是窑店乡47个自然村的一个。村庄依沟而建,北高南低。沟宽不足百米,长不过千米,人口千十人而已。

沟南东一级台崖上,有一个荒芜的古冢,地理坐标为东经°50’”——°50’”,北纬34°24’”——34°24’”,海拔高度约米,地势高爽,视野宽阔,南眺渭河,北依五陵塬。该墓高1·5米,墓长3米。整个墓冢被青藤覆盖,墓前有石碑一座,上书“先贤胡太师登洲之墓”。这是一个省级文保单位,陕西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胡太师,即明代经堂教育的奠基者胡登洲。这位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创始人,在中国回族史、宗教史、文化史上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是他统一了中国穆斯林的信仰观念和正统教义,减小了分歧和教派之争,保持了中国穆斯林在华夏的地位;而最大的贡献莫过于通过伊儒文化交融,形成了一条脉络清晰完整的伊儒文化融合的经堂教育模式,率先“以儒释经”,发明经堂语言,实现了伊儒文化交融的“伊儒汇通”,为中国传统文化母体又增添了新的内涵,成为中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先驱。岁月无情,经过几百年的风雨蹂躏,此墓损坏严重。

胡太师巴巴墓园

年2月,咸阳市委市*府从尊重历史保护文物的角度出发和宗教和顺民族团结进步大局考虑,批准了咸阳伊协多次呈送的对胡登洲墓进行文保环境治理整顿的报告,要求文保部门严格把关,修旧如旧,所刻碑文不允许增添任何文字内容。要求咸阳伊协做好历史、文化调查,全过程配合文保部门工作。咸阳伊协围绕胡家沟附近多个村庄开展调查了解工作。钻过传说中的胡太师讲经的窑洞,听村中的文化人说古,与年长者聊天……。

12月,伊协召集胡家沟70岁以上的十余位老人座谈,解开了很多疑问。如:战事频仍的动荡年间,寺被烧,碑被毁,胡太师这位伊斯兰教界的泰斗人物,墓为什么能够得以保留?

新冯村孙宅

胡家沟二组72岁的退休教师陈克功对我说:过去,从魏家泉向西,这沿塬的几十里路,几十个村落大都是回民聚居的村庄。同治年有位叫孙毓宝,他的“新冯县”就在邻村。这里就成了空户“*村”。遂将汉人迁移过来。回汉之间并无仇隙。毁碑挖墓,是各族人都不耻的缺德行为,是大不敬。当地是秦王宫、汉五陵邑、唐渭城的所在地,人们深受诸多深层影响与沁润,有较好的礼仪、道德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民风淳朴,心地善良。村后不远就是汉惠帝刘盈的安陵,旁边刘皇后的塚,就是百姓自发抗旨,悄为其封土、建“花神庙”。百姓们为啥无故毁墓呢!

陪十余位老者登上沟东崖台。79岁高龄的余志发老人告诉我,他祖籍河南,祖上来此已多年。儿时,村里孩童常到崖台上玩耍。在胡太师墓后,有半米高的围墙和几块两米多高的石碑,

上面刻有“见月凭证”、《建修胡太师祖佳城记》等我们能认识的汉字,还有阿拉伯文。当时,这里有夯土、碎石瓦片、带彩的屋脊、挑檐。那几块石碑中,就有现珍藏在花覚巷清真大寺的月碑。

现存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的见月凭证碑

月碑?这是回族推算回历入斋、开斋的依据,一般都立在清真寺的呀!

退休教师陈克功说:“胡家沟现住着*、刘、陈三大族姓,都是在同治年后陆续从河南、湖北等地迁来的。我家从柞水迁来,距今已有五代。胡回回墓后这地方,就是清真寺遗址,现在是我屋的果园。小时候和村里的孩子爬在碑上玩耍,我还记得碑上刻着两行汉字。再往北是回回公墓,在50年代后才种上庄稼。”他有点羞涩的说:“祖上是第一户外迁来的。初来时人穷地荒凉。听老爷爷讲,有次,将饭盆放在院子里,进屋里取个碗,饭就让狼吃完了。就在这穷的不能再穷的地方,陈家在短时间内突然暴富。家族内相传,老老爷陈宏志在挖地时无意中挖到了财宝,据推测,这可能是清真寺的寺产金库。

历史竟有这样的巧合。早就在西安回坊听到过村民挖到寺产发家的闲传,没想到无意中在此得到证实。

我突然发现,这些老人在提到沟东台崖时,脱口而出的都是“回回墓”、“寺那边”。历史,在大地上留下了遗迹,也给人们心里刻上了深深的印记。

看来,这里是渭城里清真寺旧址无疑。遗址往南二十来米,就是胡太师墓。

说到这里,陈克功老人深深的叹口气,不无惋惜地说:原来立在这里的墓碑,还有那块高大的《佳城记》石碑,非常精美,青石上刻有云纹、缠枝花,还有经文,可惜在八十年代被毁了。秋收以后,村民将玉米杆儿环碑堆放,待干后当柴。冬天,一些在此玩耍的孩子点火取暖,不慎引起了大火,将碑烧炸裂了。虽非有意。村民们也感到十分遗憾。多年来,社会上一直有石碑被“无知之徒砸坏”的传闻,大家也不辩解,心有愧哟!毁于无知啊。庆幸的是,那块月碑被运回了西安化觉巷清真寺收藏了。站在《建修胡太师祖佳城记》原立碑处,听同行人讲碑却不见碑,心里的失落无法形容的。找到了冯增烈教授发表的论文《修建胡太师祖佳城记》碑叙。急不可耐的读完它和翻阅许多其它资料后才知道,这碑文的后面,还隐藏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第一块碑《建修胡太师祖佳城记》的故事

撕开重重雾帐,历史的列车轰鸣在62年前……。

西北大学历史系民族研究室田野调查组,冯增烈(后排左二)

年2月——年3月,西北大学历史系民族研究室马长寿教授,肩负着“清同治年间陕西回民到底是起义还是回逆造反?这个只有中国共产*领导下才会得到公平结论”的历史使命,带领三名助手和七名历史系三年级学生,对陕、甘、宁三省十余县的回汉各界人士进行了实地调查。在西北大学任教的青年教师冯增烈有幸成为调查组的一员。

年5月11日,马长寿、冯增烈等在咸阳采访,从魏家泉到窑店一带由西向东,绵延近四十华里。14日,他们在胡家沟东塬上,发现了两通石碑(现胡太师墓西北方向)。一碑是汉文《建修胡太师祖佳城记》,一碑是阿语《见月凭证》碑。

《见月凭证》碑拓片

按程序,这么重要的碑文,他们是要拓下来的。但是,冯增烈要返回西安备课教学,教师们都知道。“教学任务神圣不可侵犯”,没来得及拓碑就要骑着自行车急速赶回几十里外的校园。极有责任感的他,临行前挤空将《佳城记》碑文认认真真的抄写了下来。待再次归队,调查组已到了兴平。心想着抽空再拓碑文,可他随队又到甘肃、宁夏调查,一去就是几个月。

《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资料》初稿

接着,又对调查记录进行后期整理、校对、核实和编辑工作……。为早日完成这个课题,他们一环套一环,真的很繁忙,实在没有闲暇时间……。

然而,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这部凝结着多人心血结晶的调查记实报告,《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一书,几经波折。在时隔36年后的年12月才得以正式出版。此时,马长寿先生业已作古,参与调查的学生们已距耳顺之年不远。

冯增烈的经历也如同这部书稿,一波三折,历尽坎坷。年,他正是血气方刚的而立之年,加之他刚直不阿,既真又实敢讲真话的性格。很快,一顶“右派”的帽子便光顾了他。不久,“反革命”的帽子又扣在头上。这样,“黑五类”中的“五顶帽子”他便占了两顶。这双重“紧箍咒”,紧紧的勒在头上,勒的他头痛欲裂。先是下放劳动,后是牢狱之灾,险些丢掉性命。二十一年啊,他忍受了精神和身体上多少巨大的痛苦……!

还好,雨过天晴。年,冯增烈平反后重执教鞭,并当选为陕西省*协委员。拨乱反正后,宗教研究的禁区被打破。他虽已过知天命之年,却激情四射不言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回族学科的研究之中。每每想起《建修胡太师祖佳城记》碑还在饱受着风雨的剥蚀,心里总是沉甸甸的。曾呼吁有关部门出面保护。但在百废待兴的时期,要干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未等有果,就传来了《佳城记》碑被毁的噩耗……!

年冬天,一个孤零零的身影,站在胡家沟东崖上,料峭的北风带着呼啸从身边掠过。寒风,吹动着他散乱的白发,卷起风衣的下摆,发出噗噗的声响。不知站了多久了,风已将他的脸颊刺的泛出了微紫,浓黑的双眉也挂上了白霜,他就这么站着。脚下的冻土已经松软了,融化了,他还这么站着。悄无声息的站着。是听风声?看寒风萧瑟中的一座座帝陵?是观看万物蛰伏的冬景?还是构想这严冬坚硬的冻土里,何时能拱出翠绿的春苗……!

这就是冯增烈教授。他懊悔,是懊悔当年没将碑文拓下来,还是…?他满含着泪水,佝偻着高大的身躯,看着散落在黄土地上凌乱的石渣碎片,心也一起碎了。碎石片边沿上不规则的棱角就像是一把把刀刃割着他,扎着他,那种撕裂般的绞痛,使他不能自己……。

这是文物!宝贵的文物啊。这是先贤们书写的历史,是等候了几百年,站在风雨中欲和现代人对话的活体。而今,它耸立的躯体轰然倒在莽茫荒原上,失去了,就这样……,永远的失去了……。

“佳城”一词,出自张华的《博物志·异闻》。建修佳城,就是建修墓地。古人尚知修建,现代人怎能随意的破坏呢!难道不知这是不可再生的文物!难道这就是不破不立!

西望冬日的残阳,远远地挂在天际,淡淡的青云,薄纱似的笼罩着,使其少了些许温暖,却染红了天际。那是他心里的颜色,是一滴滴殷红的血……

心痛之余,被遗憾泪水淹埋的心里还浮动着一丝侥幸。他庆幸当年还曾抄存了这份碑文,庆幸在艰难的岁月里还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否则,一朵绚丽的浪花将永远的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只能留在人们只言片语的交谈和学者们的一声声长叹中……。

瞬间,他感到了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打开二十多年前抄存幸留着的《佳城记》碑文。他要尽快的将它整理出来!尽快!

没有诵经,却带着对回族先贤的无比崇敬;没有焚香,却带着“阿卜代斯”,沐浴的干干净净,恭恭敬敬的伏案细书,再次将马凤翥在年所撰的碑文工整的眷写下来。经一次次仔细的断句、分段、加标点符号解读,对碑文中的一些疑问,遂一一作了注解。对其中能够臆度的字,用()来括出。不能辨认的字,也只好用“口”空格了。

冯增烈用自己深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认真解读、破解着历史遗留下来的信息。先贤们留下的历史真实,纠正着当今社会上的流传和一些著作中的错误。胡太师巴巴。这是穆斯林对胡登洲的尊称。

这个“巴”字,是从阿文、波斯文“巴巴”的“父辈”之意引申而来的。有“祖辈”、“先祖”的意思。有一些著作中:写到“胡登洲系咸阳魏城人氏”,也有“陕西渭南人”的传闻。埃及有个叫赛义德·伊玛姆的作者,在他的《伊斯兰教与穆斯林在中国》一文中也写到:“中国穆斯林通过口述,把伊斯兰教教义传给他们的赞助者。兰州马在中国建立了第一所伊斯兰教学堂。同时海巴巴、胡太师也以最大的努力,通过在清真寺办学堂进行伊斯兰教宣传。”这就完全把胡太师和海巴巴、兰州马的师徒关系打了颠倒。根据碑文,将真实的史料昭白天下,使这些错误都一一被得到了纠正。

《佳城记》碑文中记载:“师祖讳登洲,字明普,世籍渭滨,幼肄儒业。长随同乡高师祖习受本教之学,聆其大略,而于经文教典之义,天人性命之理,无不豁然尽解矣。”他是儒家饱学之士,又精通伊斯兰教文化。是位“经汉两通”之学者。而他所处的时代,选择以汉语为母语的回族穆斯林大部分已不能直接用阿语交流,本土阿訇大都是“父传子授”;伊斯兰教在中国已呈现“经文匮乏,学人寥落,既传译不明,复阐扬之无自”的危机。

兰州学术会议陕西代表,冯增烈教授(右一)

民族兴起从文化开始,文化兴起从教育开始。深谙其理的先贤胡登洲“遂慨然以发明正道为己任,立志兴学,倡导教育”,成为经堂教育的奠基人。同时也使其后以王岱與、马注和刘智等人为代表的明末清初中国伊斯兰教的译述活动从此兴起。给后世中国伊斯兰教造成了深远影响。

陕西省*协原常委冯增烈在丈八沟宾馆留影

碑文中显示:胡太师无常于万历丁酉之年八月二十八日,最初葬于河干。六十四年后,即年康熙壬寅,渭流泛滥,将侵其墓,后人才决定将其遗塚迁于今天的胡家沟东塬之上。从碑文中可以看到,从壬寅到戊戌期间经过五十余年。就是说从河水泛滥到准备迁葬,修建墓地到立碑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时间。但是,迁墓时“异香袭人,骨若淡金。及殓后,两手芬馨,多时不散,迄今传为异事不衰。是知河水之患原非有害于祖坟也。

然造物预示(之)于后人而是之改葬,俾人得闻见其事而尊崇之也”。这亦真亦幻的异事,充分表达了当时穆斯林们对胡太师无比崇敬和怀念的心情,可看出回族穆斯林信仰之虔诚,也充分肯定了胡登洲巴巴在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中的地位。年,冯增烈先生的论文《建修胡太师祖佳城记》碑叙,发表在《中国穆斯林》第2期,立即在研究伊斯兰教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

然而,揭秘人心中也有谜。

冯增烈教授

《建修胡太师祖佳城记》碑立于康熙五十七年(年)。参与立碑的有清真寺掌教、挂印总兵、守备、国子监监生、儒学生员、普通穆斯林人等。而立碑者中署“钦此孔雀翎镇守陕西延绥等处地方挂印总兵,左都督沐教教末李耀”一行字引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千年文字会说话石碑解开百年密胡太师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