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王近山这场仗打得真牛逼,连朱老总都称之为
TUhjnbcbe - 2023/7/14 21:09:00

#MCN百夫长计划#

王近山

战争背景

解放战争进行到年上半年的时候,全国战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解放军转守为攻,将战争引向国统区,展开了强大攻势。

刘邓大军经过浴血奋战千里挺进大别山,不仅粉碎了国民党军“清剿”大别山区的战略,还开辟了三个新的解放区,包括:桐柏、江汉和沙河,将中原地区两条交通大动脉——陇海、平汉铁路拦腰斩断。

《小花》剧照

说到桐柏,年纪大一点的人应该不会陌生,唐国强、刘晓庆和陈冲主演的《小花》故事背景就发生在桐柏。

《小花》剧照

此时,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与中原野战军进行协同作战,战斗力更强,不仅进一步巩固了中原解放区。而逐一将国民党军孤悬在解放区内的重要据点拨除,在周张、潍县、西府陇东、临汾、晋中发动了冬季攻势,攻克一批重要城镇,并于4月21日收复了延安。

双方兵力对比发生了变化

在全面内战爆发后的两年,国民党军多万人被歼,虽经补充后总兵力勉强还有万人,而且新组建的和被歼后重建的师、旅大多数士气低落,战斗力严重极为低下,因为国民党部队还在依赖抓壮丁补充兵源,很多影视剧里我们可以看到,当知道自己家里因为我党的政策,已经分到了田地和耕牛,来自解放区的国民党士兵哪还有心思打仗呢。

在兵力减少的情况下,国民党被迫向大中城市收缩兵力,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原、西北五大战场的少数战略要点及其周围,已经很难实行战略性机动。同时,国民党政府民心全失,内部矛盾日益加剧,国统区通货恶性膨胀,政治、经济危机已十分严重。

相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已达万人,其中野战军万人,且组建了35个炮兵团,总共装备了重炮余门,同时建立了少量坦克部队,在战争上初显身手。经过两年多的战争锻炼,不仅丰富打大规模运动战的经验,而且积累了城市攻坚战的经验。

经过年冬到年春的新式整军运动,全军将士的政治觉悟和军事素质大为提高。解放区面积扩展到万平方公里,拥有县以上城市座,人口达1.68亿人,而且人民解放战争极得民心,因此支援角放战争的人力、物力大大增长。

解放战争剧照

襄樊战役的背景

年6月,华东野战军主力联合中原野战军一部,发动了豫东战役,国民党军被迫抽调豫南胡琏、鄂北吴绍周兵团北上增援。这样一来,四川、陕西和湖北三省交界处的襄阳、樊城地区,只有国民党第十五“绥靖”区司令官康泽率3个旅守备。

其中,“绥靖”区司令部和第旅、第旅和第旅各1个团和教导队、特务营驻守襄阳,第旅2个团驻守樊城,第旅旅部率第团驻守谷城,第团驻守老河口。

为开辟汉水中段,建立战略前进基地,中原野战军决定乘敌兵力薄弱且孤立无援之机,集中所部第6纵队和中原军区所属桐柏、陕南军区部队主力共14个团,由桐柏军区司令员王宏坤统一指挥,发起襄樊战役。

针对敌我当前态势,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制定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从天而降长途奔袭谷城、老河口之敌,沿江东下,继而攻占襄阳和樊城。

7月2日,本文主角第6纵队在司令员王近山出马了,他率领部队从河南新野向西挺进,突袭了老河口。老河口守军南撤时经谷城,搞得谷城守军也跟着南逃。

7月3日,陕南军区第12旅则在谷城以南进行截击谷城和老河口的败军,歼灭了第旅大部;而桐柏军区主力则截歼其辎重营于茨河西北。

随后,王近山率第6纵队等部沿汉水南下,日夜兼程,于7日开始襄樊外围作战,准备首先攻取襄阳。

解放战争中,翻身民众组成担架队支援前

襄阳是一座古城,历史悠久,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北边汉水流过,对岸就是樊城,城南群山耸立。历代兵家认为先夺南山,方可取襄阳,正所谓:

“山存则城在,山失则城亡。”

敌将康泽当然知道南山对于襄阳而言,实在太重要了,蒋介石也发表了

“依山固守,耗其兵力,争取时间,等待援兵”的作战企图。

因此,康泽在城南羊祜山、十字架山等制高点,修建了大量碉楼、地堡,构筑了交通壕沟等坚固工事,并在阵地前布满了地雷,各为力点能相互支援,确实是一套立体防御体系。

这位康泽,四川安岳人,黄埔三期。先在国民党军中从事政治工作,后长期担任国民党特务组织“复兴社”头目。抗战期间兼三青团负责人。也是国民党中央常委、特务头子,极端反共份子,因此蒋介石特别宠爱他,把守襄阳的任务交给了他。襄阳城地势险要,属于易守难攻的军事要点。攻打襄阳绝对是是一场硬仗,需要一员猛将。刘伯承、邓小平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猛将王近山。

《特赦》康泽剧照

王近山生于湖北黄安,年仅15岁就参加了红军,“红小鬼”出身,打起仗来出奇的勇猛,上了战场就不要命的冲在前面,因此很快就当上了连长。

早年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苏区反“围剿”的时候,总指挥徐向前就听说自己的部队里,有一个听到枪声就不要命的连长王近山。在全国热播的《亮剑》。剧中李云龙的原型,主要取材于王近山,剧中李云龙的所干的事,多数取材于王近山。

所以,李云龙在打山崎大队时,在边上笑话程瞎子:“当年教他打枪,现在教他打仗”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战斗中,已经成为指挥员的王近山,有时都忍不住亲自披挂上阵,有一次,王近山见自己战士,和敌人乱战混成一团,于是把枪往腰里一别,立马加入肉搏战中。战斗中,王近山抱住一个敌人,一同滚下了悬崖,脑袋被石头穿出了一个洞来。当战斗结束后,战友们找到他的时候,王近山已经昏死了过去。而那一道深深的伤疤却永远留在了他的头上。

日子久了,远近部队都知道了王近山,一听见枪响就不要命来劲了,像个疯子一样,“王疯子”也就成了王近山的绰号。一直以来,无论升到什么职务,这个习惯却一直保留了下来。先后负过7次伤、3次大修。

毛主席听了王近山这件英雄事迹后,也不由笑道:“这个王近山,疯得还蛮有水平的嘛!”

年10月,王近山任太岳军区第2分区司令员,在韩略村弄了一场伏击战,大获全胜,歼灭日军战地参观团军官余人,王近山名声大噪。后来,这一传奇战例,被电视剧《亮剑》播出。当时是李云龙带部在山地设伏,山本一木要表演所谓特种部队山地作战,袭击我军指挥部,还特别邀请了侵华日军高级将领观摩,结果这群日本观摩团被李云龙在路上一锅给端了,山本一木接到消息后,只能说道:“观众都没了,还有什么好表演的”,悻悻而退。

王近山虽被人称“王疯子”,但他打起仗来,准备工作确实做得非常之细致。他亲自组织作战会议,仔细研究如何攻打襄阳城的方案。

当时时担任第17旅旅长李德生,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王近山司令员对敌我情况,进行了周密分析,对敌我态势进行分析,结论如下:

敌人的弱点:指挥官康泽深得蒋介石的宠爱而飞扬跋扈,且不懂军事;副司令官郭勋祺有丰富的指挥经验,但郭勋祺寄人篱下,有康泽在,郭勋祺基本没有发言权。

敌人虽然凭山固守,占了地形险要之利。但我们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但敌人补充新兵较多,因此斗志不高,这就是敌人最大的短板。

我军从士气上而言斗志高昂,攻击精神旺盛,但是,经过了半年多在大别山区的艰苦斗争,部队减员比较厉害,武器装备遭受了很大损失,当时还没有自己的兵工,也无法修补。

在这次战役中,我军兵力只是在数量上占相对优势,火力并不强,山炮仅有4门,有一门是坏的,只有三门可以投入战斗。

战前动员大会

如果根据自古攻襄阳城的战法,就是先必先夺山,占据制高点,这样的话,我军的兵力优势,必然把力量消耗在争夺外围一座座山的战斗中,极大增加了攻城的困难。城东和城南都是敌占区,如果从东面、南面实施主攻,我军则陷入侧背受敌的威胁。

襄阳城的西面,南面靠碰上高山,北面而临着汉水,中间通向城关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最窄的地方只有几百米,一点回旋余地都没有,我军兵力无法展开,更困难的是,南边还有琵琶山和真武山上敌人火力的封锁,正面是铁佛寺守敌的坚固防御。这仗怎么打呢?

戏剧般的攻城过程

然而,刘伯承却反向思维提出建议:

“在一定条件下,最危险的地方,倒是最安全的。”

如果拿下琵琶山、真武山、铁佛寺这三个地点,号称“三关”,城西的通道则处于敌人的火力死角内,这样的话,攻城部队就可以直接攻到西关城下。加上我军已经解放了老河口、谷城,从西面攻城,侧后也没有后顾之忧。

李德生主动请缨,由第17旅承担“刀劈三关”任务,并建议:为了隐蔽我军攻击企图,应加强南山其他方向的攻击。这与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时,四面都是主攻同出一辙。

王近山非常高兴地答应了:

“咱们想到一起去了,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了。”

会议决定:反其道而行,不攻山,先攻城,把主攻方向选定在西面,集中主力“刀劈三关”,然后依托西边关口,突破城垣。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对这一作战方案非常认同,复电指出:

此役,攻克襄阳的核心和关键就是突破西门。深知责任重大的李德生不敢大意,晚上亲自带领几个团长,摸到了琵琶山下高粱地里,进行地形侦察。

琵琶山其实只是从襄阳西南高地前,延伸出来的一个小小山头,踞守在最西头。敌人在山头上修筑了两个高大的石头碉堡,交叉火力可封锁前面宽阔路段。铁丝网、鹿砦布满了岩壁前面。

针对这样的地形和守敌工事,李德生决定首先使用三门山炮,把敌人的碉堡摧毁后,步兵再一鼓作气发起强攻,因为没有了这三个碉堡,拿下这个阵地并不难。

9日黄昏,第16旅第49团3营战士们在炮火支援下,摧毁了碉堡,顺利攻占琵琶山。次日,丢了琵琶山阵地的敌人并不甘心,发动了疯狂的反扑,3营9连战士凭借山上的石头工事,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夜幕降临,9连多名战士大部分牺牲,只剩下6个人,团长苟在合团长亲临前线指挥,不幸踏响地雷牺牲,但阵地还牢牢掌握在我军手里,通往西门的第一个“拦路虎”就这样被扫除了。

第二个拦路虎真武山,座落在琵琶山以东,真武山其实并不高,但位置相当重要,在襄阳城的西南拐角方向,直接控制着西面走廊和南门,因此被称为“襄阳城的一把锁”。又因为它也是控制城关的最后一个高地,绝不容丢失。远在汉口的白崇禧深知真武山的重要性,所以特地给康泽发来电报,:樊城可以放弃,真武山千万不能丢!

康泽也急了,命令1名团长直接在山上设立指挥所,率领近1个营的兵力,还配属1个重机枪排。他们在这个不到平方米的山头,构筑了30多个永久、半永久性地堡,我军再次遇到难题。

为了以最小的代价顺利夺取真武山,李德生现次亲自带领担负主攻任务的指挥员,来到前沿阵地进行敌情侦察,回到营地布置沙盘,进行反复演练。

9日黄昏,战斗打响,开始争夺真武山,见我军进攻真武山,康泽急了!为了阻止我军的进攻,不惜用化学臼炮连向山上发射黄磷弹。战士们在炮火掩护下,冒着敌人的炮火,拼命往前冲。有一部分战士在过河时鞋子被灌入河泥,一步一滑不好冲锋,就干脆把鞋子脱了下来,打着赤脚往山上跑,被山上的荆棘把两脚划得鲜血直流,但仍挡不住他们奋勇前进!

战前准备工作做得细致充分,冲锋上山的路线选择比较合理,而且采取小兵群分散跃进方式前进,从而最大限度避免了守敌火力和地雷的杀伤。不到半个多小时,真武山就被我军全部占领了。

樊城的守军害怕被消灭,在11日渡河一并撤入襄阳城。这样,我军攻城的最后一道障碍铁佛寺没有被拿下了。

铁佛寺距西关大桥仅50米,离西门城楼也仅仅多米,形成了一个互为掎角之势。与前两道关有所不同,铁佛寺周围的地势非常平坦,但视野开阔,高大的院墙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射击孔,墙外是一道道铁丝网、鹿砦,要想攻占铁佛寺,还得经过几十米遍布地雷的田野。敌军安排了1个营的兵力在此驻守。

在平原作战,我军没有坦克和重武器,想要安全接近敌人,只有挖壕沟,逐步前移,这一幕在《亮剑》剧中,围歼山崎大队时出现过。于是,李德生把挖交通壕的任务,给了第50团团长陈绍富,要用两天时间挖两条通向铁佛寺的交通壕。

同时扫雷组也开始扫雷行动。白天,扫雷组战士隐蔽在草丛里,搜寻敌军预先埋设的地雷;天黑之后,就用长竹竿绑着三角钩,用钩子引爆地雷,如果遇到的是踏雷,就扔手榴弹过去把地雷引起爆炸。

为掩饰战略意图,配合城西的挖壕沟作业,王近山特别搞了了个“声东击西”的战术,命令第18旅隐蔽地绕过文壁峰,沿汉水河套悄悄北进,对东关护城堤发出突袭,摆出一副即将攻城架势。

康泽本就不懂打仗,不知共军将从何处攻城,就慌了神,急忙发电报请教白崇禧,请求对策。亲临现场的指挥官不懂指挥,却去咨询一个千里之外的人,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千里之外的人哪能做出什么好的决策,这仗还有什么好打的

白崇禧虽人称“小诸葛”,仅凭康泽的电报,又如何做出判断呢,也稀里糊涂中计了,回电给康泽:

“根据空军侦察报告,共军已架和正在架的3座浮桥之多,说明共军向我西南面攻击极为困难,损失重大,妈将调遣部队向我东面攻击。除了空军要把浮桥轰炸掉外,还必需注意加强城东南面之工事及守备。”

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都发话了,康泽还有什么好说的,立即调整部署,加强东南面的防守。趁敌人误判的机会,连续奋战三天,至13日,基本扫光铁佛寺外的地雷,交通壕沟也挖到了距铁佛寺只有四五十米。对于我军而言剩下的事就简单了,当晚,第17旅一举拿下铁佛寺,医院一起搂了,将西关全部控制起来。

“刀劈三关”的战略目标已经实现,襄阳城直接暴露在中原野战军火力范围之下,南山守敌的补给立即陷入了困境。康泽则向蒋介石告急求援。蒋介石再次发挥干扰前线指挥的优点,电报指示:

“共军攻城的重武器,建议放弃南山,进入襄阳,固守待援”。

14日,南山国民党守军撤入襄阳城内。我军不废一枪一炮就得襄阳城南,羊祜山和虎头山等制高点,襄阳城此刻已经成为囊中之物。

15日,王近山下达总攻襄阳城的命令令:

以第6纵队对西门实施主要突破,第17旅担任主攻,第16旅第47团在城西北角辅攻;

桐柏军区第28旅、陕南军区第12旅分别从城东南、东北角攻城。各部会合地点为杨家祠堂康泽司令部。

王近山特意叮嘱负责西南参战部队攻城任务的李德生,要活捉康泽这个特务头子。

李德生响亮地回答:“坚决完成任务,保证全歼守敌。”

当晚8点30分,两红一绿3发信号弹划破夜空,中原野战军准时对襄阳城发起了总攻。

西门外,第6纵队集中仅有的3门山炮、迫击炮和挺重机枪,一齐向守敌开火。敌人阵地被千万条金光闪烁笼罩,到处都是持续不断的爆炸声。

工兵分队一连进行到第4次爆破,才将城墙炸开一个缺口,第49团第1营率先攻入西门。其余后继部队也纷纷跟着冲入城内,双方展开激烈巷战。不久,其他两路部队也随之攻入城内,与先头部队进行密切协同作战。

到16日上午10点钟的时候,城内守敌大部分被歼灭,只剩下杨家祠堂,康泽的司令部就设在里面。

这座独立建筑,周围围墙非常高,四个角都筑有相当坚固的两层碉堡。一座更为坚固的三层主碉楼府落在院中心。康泽想依仗墙高碉固死抗,拒不投降。

因为战前,上级领导就特别指示王近山:“康泽只能捉来,不能抬来,要活的。”

王近山也下达相同的命令给攻城各部:活捉康泽。

第18旅第54团担负捣毁康泽司令部任务,用火箭筒干掉了敌军机枪工事后,战士们趁乱冒着硝烟冲进了杨家祠堂,全歼里面的守敌。

奇怪的是,在祠堂内并没有见到康泽的踪影,既不见人,也不见尸体,难道康泽还能飞了不成?战士们都疑惑不解。正在纳闷之际,一股躲藏在坑道内的敌人被我军搜寻部队发现并消灭,第十五“绥靖”区副司令官郭勋祺当场被抓获。

被活捉的康泽

战士们不认识康泽,也不认识郭勋祺,逮住郭勋祺以为是康泽,非常高兴,谁知有个俘虏说:

“康泽长得又白又胖,这个是郭副司令官,不是康泽。”

团长、政委马上命令战士们:“一定要捉住康泽,不然,我们就没有彻底完成任务,襄樊战役就不算全胜。”

战士们把康泽卫兵傅起戎找来带路,打着大电筒,在底层坑道,一个个翻开敌人死尸查看。最后发现康泽藏在死尸堆里,被揪了出来。

活捉康泽的消息迅速传开,全军一片欢腾。

中央军委专电中原野战军司令部:将康泽送华北,并派可靠武装,加镣铐押送。

此役,共歼国民党军第十五“绥靖”区司令部及所属第、第旅全部和第旅大部2.1万余人,缴获各种枪支支(挺)、炮门,解放了老河口、谷城、南漳、宜城、襄樊、樊城等城镇。朱德称赞此战为“小型模范战役”。

总结:我军为何能迅速取胜

如此易守难攻襄阳城,我军为何能迅速拿下?除了我方部署得当、战士作战勇猛之外,国民党军士气低落、内部矛盾也是原因之一。

据战后国民党方面内部检讨结果:

此役参战部队以旅战斗经验较强,但其装备比较差。而装备较好的旅又以战斗经验缺乏,且各部因待遇差别,旅为后调旅,配发现品,给养较好。其他两旅副食系发代金,物价日高,给养太差,致引起互相歧视,故作战时不能和衷共济,戮力同心。

据逃出去的官兵对这场战役的看法,他们认为国军各级领导没有战斗经验,进行入襄阳城后自己战斗意志低落,当然也不能掌握部下。所以,每遇情况紧急或枪声密集时,官兵多生恐惧之心,藏入掩体内,不坚守阵地。共军可以从容突入阵地。共军攻陷城后,全军尽破,而各级部队长及幕僚真正阵亡者极少,而能化装脱险回后方者甚多,足为明证。

总而言之,我认为这就是民心向背影响的结果,大势所趋罢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近山这场仗打得真牛逼,连朱老总都称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