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农历“小寒”节气。清晨,牧场村的田野里覆盖着薄薄的一层白霜,孙重梁正在帮李正安夫妇储藏红薯秧,为两头耕牛准备过冬的草料。
牧场村位于鄂西北的湖北老河口市袁冲乡,这里是革命老区,一年前,还处于贫困状态。得益于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在年9月实现脱贫摘帽。
孙重梁是一名农村电工,家住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就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渠首。
年,22岁的孙重梁从陶岔村来到25公里外的袁冲乡,加入到老河口市第一轮农村电网改造的施工队伍。“那个时候,还没有‘农民工’这个慨念,有一门电工手艺,就有吃饭的本领。”孙重梁说。
农村电网改造施工,孙重梁跟随工友们先后完成了袁冲乡、孟楼镇的施工任务,登杆架线的本领越来越强。年,孙重梁在袁冲供电所安顿下来,从事抄电表工作,期间,骑坏了一辆自行车,骑坏了两辆摩托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电力体制的变革,5年前,孙重梁的身份换成了:“网格员”,具体负责袁冲乡牧场村和六管营村户村民的用电服务。与此同时,孙重梁还接到了新任务:为牧场村5户贫困村民做帮扶联系人。
“赶上了党的好政策,时时处处都有人关心啊!”75岁的李正安和72岁的田桂英夫妇,由于年迈体弱,腿脚不灵便,缺乏劳动力,在年被袁冲乡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由袁冲供电所负责帮扶。“牧场村我熟悉,精准扶贫的事儿,就交给我来办。”孙重梁主动向袁冲供电所所长兼党支部书记朱江波提出申请,与5户贫困户结对帮扶。
李正安夫妇和另外4户贫困户从此成了孙重梁的“心上人”。
孙重梁对李正安家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一共4亩地,用来种植小麦和玉米,其中有1亩地位于半山坡。“种小麦和玉米,一年下来的收入顶多4千元,平时还要花钱买药看病。”李正安的腰和腿都有毛病,每天吃药,至少得10块钱。
靠田吃饭,4亩地,如何种植,才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呢?孙重梁动起了脑筋。
在老河口市,只要问起哪里的红薯最好,准能得到异口同声的答案:袁冲的红薯好。袁冲的红薯,又以陡沟河村、牧场村的向阳的山坡上种植的红薯最好。因为土壤含砂石,光照时间长,种出来的红薯口感俱佳,成为当地土特产之一,畅销各地。李正安有1亩地位于向阳的半山坡,孙重梁建议李正安把这块地改种红薯。
“红薯亩产能达到斤,每斤不低于1块5。”李正安说,“我也想种红薯卖钱,就是没有劳动力,栽苗、浇水、收获,都需要人工。”
根据李正安的家庭情况,孙重梁决定帮李正安把山坡上的1亩地改为红薯地。
“夏天栽红薯苗,我们可以利用双休日去帮忙;浇水灌溉时,我们可以帮他接通移动电源,用小型电动抽水机来解决;至于秋季收获的问题,我们可以动员大家一起在休息时间去帮忙。”孙重梁和同事朱江波的帮扶方案,让李正安放下心来。
年夏天,李正安在完成小麦的收获后,把山坡上的1亩地全部种上了红薯苗。夏种秋收,有了孙重梁的热心帮助,李正安的日子越来越好过。“1亩红薯的收入,能抵4亩小麦,收入一下子就翻番了。”
随着收入的增长,李正安还买回了一头母牛,“牛最爱吃红薯秧,红薯卖钱,红薯秧作为母牛的饲料。”李正安说,买母牛时,政府补贴了2千块钱,如今每年一头小牛犊,还能卖五六千块钱。
看到李正安夫妇和另外4户贫困户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孙重梁打心里感到高兴,“他们脱贫了,我的任务还任重道远!”
在袁冲供电所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传达学习座谈会上,孙重梁说,“我有一个微心愿,我想为村里培养一些用电明白人,让自己的电工技术为更多的村民做贡献。”
年以来,孙重梁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周一至周五住在供电所的宿舍里,双休日才回陶岔村的家里。“回一趟家,要翻山越岭,耽误时间;住在宿舍里,有热水用,能洗澡,还有食堂,啥都不愁;遇到晚上抢修,还能搭把手。”
双休日回到家里,孙重梁成了左邻右舍的“电保姆”。九重镇距离陶岔村15公里,村民们只有遇到赶集才去一趟,因为知道孙重梁双休日在家,遇到用电问题,总是让孙重梁过来帮忙。
“在全民奔小康的道路上,家家户户都添置了电器,昔日烟熏火燎的厨房也实现了电气化,如何正确使用电器?如何安全用电?这些知识都需要普及。”孙重梁不仅在牧场村和六管营村为村民宣传用电知识,回到村里还为乡亲们做“义务电工”。
今年56岁的孙重梁,再有几年就要退休了,“干了半辈子村电工,与村民打了半辈子交道,我热爱这份差事,见证了农村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变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我还会一如既往地发挥余热!”
至于退休以后的打算,孙重梁说,“这么多年来,自己登杆架线到处跑,妻子既要耕种9亩庄稼,还要在家照顾脑瘫的女儿,等退休了,就回到妻女身边,一家人和和睦睦在一起,自己继续做村民的‘电保姆’。”
马上就要迎来农历春节了,进入腊月,将陆续迎来农民工返乡,孙重梁说,借助这个机会,准备在牧场村、六管营村和自己的老家陶岔村,办几期农村用电知识培训班,帮村里多培养一些用电明白人。(工人日报通讯员郭峰记者邹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