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襄阳首个非遗保护条例五一施行六月第二
TUhjnbcbe - 2024/4/24 18:28:00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全媒体记者刘孝军陈洋波通讯员付琪悦)4月29日,记者从《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条例将于5月1日正式施行,这也是襄阳首个针对非遗保护的条例。

条例设定每年六月的第二周为襄阳市非遗宣传周,同时,将本地特色非遗知识纳入襄阳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

六月第二周成“非遗宣传周”

条例共19条,对非遗保护的范围及原则、非遗保护的职责及机制、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和代表性传承人管理、非遗文化的工作经费、宣传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条例第五条规定: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保障工作。

市财政局党组成员、总会计师曾金华介绍,年市本级财政已安排万元非遗保护专项预算,同时,将加强对非遗保护资金的绩效监管。下一步,根据条例要求和实际情况,逐步建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应的经费保障调解机制。

条例第六条提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招聘标准和培训计划,引进、培养社会专门人才。

那么,人社部门在非遗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将采取哪些举措?

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耀辉介绍,年以来,市人社局在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评定中,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纳入评选对象,评定木板年画、程河柳编2类3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给予每家大师工作室10万元建设奖补资金。年,在襄阳市“隆中名匠”“隆中工匠”评选中,老河口木版年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洪斌先生被认定为“隆中工匠”,得到市级认可。

今后,市人社局将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艺纳入《襄阳市重点产业职业培训需求指导目录》,通过组织就业技能培训的形式,引导就业重点群体、用人单位、定点培训机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艺的技能培训。

并且,条例明确规定,每年六月的第二周为襄阳市非遗宣传周。

让特色非遗项目进校园

条例规定,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相关管理工作。

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津津介绍,条例实施后,将通过记忆性保护、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区域性保护几种方式,保护襄阳非遗资源。其中,5月开始对全市濒临消失的非遗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拟抢救性保护10个左右的项目,如鹿头皮影、五鱼闹年等。同时,针对部分非遗项目后继乏人的现象,将一来给予传承人必要的经济扶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每年补助2万元传习经费,二来为传承人提供传承平台,三来推进非遗进校园。

条例规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将具有本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支持、引导普通高等院校、职业技术院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或者课程,建立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人才。

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肖艳芳告诉记者,年教育部门配合市文旅局在全市六所中小学开展了非遗进校园试点活动,反响很好,老师和学生热情高涨,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条例》颁布后,教育部门将更加积极地加入非遗保护行列,全力配合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开展,根据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总体部署,将非遗项目列入课后服务拓展项目中,鼓励中小学校积极把非遗项目引进到学校里,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市人大法工委主任何爱群介绍,襄阳有国家级非遗项目9项、省级35项、市级项、县级项,涉及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十大类。之所以出台条例,是为了应对保护机构不完善、经费保障不到位和人才队伍不专业、不充足等问题。

据了解,该条例自去年4月经襄阳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形成法规案。4至10月,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会议对条例草案先后进行了四次审议,并表决通过。11月26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了条例。

湖北日报客户端,

1
查看完整版本: 襄阳首个非遗保护条例五一施行六月第二